喝酒致癌,亚洲女性风险更高
发布时间:2018-01-31 10:54:42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彭芸
原标题:喝酒致癌,亚洲女性风险更高
■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小酌还是大醉,都会增加几种主要癌症包括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的风险。饮酒越多,癌症死亡风险越大。
■ 女性面临的与酒精相关的各种健康风险超过男性,其中包括肝炎、心血管疾病、神经毒性和癌症。
饮酒和很多种癌症都有密切关系,包括口腔癌、喉癌、食管癌、乳腺癌、肝癌、结直肠癌等。有资料显示,全世界5.5%的癌症发生和5.8%的癌症死亡是酒精引起的。
201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正式界定酒精为“致癌物质”,与烟草齐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小酌还是大醉,都会增加几种主要癌症包括食道癌、肝癌、乳腺癌、大肠癌等的风险。饮酒越多,癌症死亡风险越大。
2016年英国发布了新的饮酒指南,认为喝酒没有安全剂量标准,即便少量饮酒也有健康风险,因而不存在所谓适量饮酒,只能称之为“低风险饮酒”。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石汗平在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决定了个体对特定癌症的易感性,饮食习惯的改变与二级预防措施的联合使用可降低癌症死亡率。”
喝酒会致癌 ,亚洲人尤其危险
一沾酒就脸红,而且越喝酒脸越红,因为这类人体内乙醛脱氢酶缺乏。酒喝得越多,乙醛在体内也会越积越多,甚至还会导致人出现脸红、头晕、恶心想吐等现象。世界人口中大约有8%的人口有乙醛脱氢酶的遗传缺陷,这些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等东亚国家……
近日,英国《自然》杂志连发两篇重磅研究,指出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产物乙醛可诱导基因突变,喝酒会致癌,亚洲人尤其危险,因为亚洲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
为什么亚洲人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该项研究认为,喝酒致癌主要与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吸收的过程有关,酒精代谢主要靠两种酶,分别是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ALDH2)。酒精进入人体后,消化道黏膜上的乙醇脱氢酶会先把少部分酒精转化为乙醛;剩下大部分的酒精就进入肝脏,通过肝脏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然后再依靠乙醛脱氢酶和肝内的P450把乙醛氧化为乙酸(醋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和水。
如果乙醛没有被乙醛脱氢酶完全转化,那么它就会造成小鼠造血干细胞DNA损伤,那就可能引发各种问题或致癌。实验中,携带ALDH2基因缺陷的老鼠喝酒后,DNA突变数量是普通老鼠的4倍!
根据研究结果,亚洲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基因(ALDH2)容易发生变异,因而导致体内乙醛脱氢酶水平较低,所以通常欧洲人比亚洲人能喝酒,白种人比黄种人能喝酒;女性乙醛脱氢酶缺乏者比例高于男性,这也就是男性比女性能喝酒的原因。
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饮酒人群适量饮酒状况》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男女饮酒比率分别高达84.1%和29.3%,饮酒人群中65%是不健康饮酒,其最主要的问题是饮酒过量。这项研究再次向国人敲响警钟,过量饮酒无异于是在“与癌共舞”。
喝酒没有安全量 ,少量饮酒也有癌症风险
根据目前国内标准,成年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儿童、青少年都不应饮酒。
对于乙醛清除和DNA修复系统强的人,少喝点是否没事儿?参与研究的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克坦·帕特尔说:“我们的研究强调,不能有效处理乙醛就会导致更高的DNA损伤风险,从而导致某些癌症。但即便你的乙醛清除和DNA修复系统完好无损,酒精依然会以不同的方式致癌。
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郭朋也向记者表示,严格意义上说,
喝多少剂量的酒都不算适量,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就会产生毒性,破坏肝细胞,造成肝细胞的炎症,喝得越多毒性越大,所以不建议大家喝酒。
国外一项研究表明,从遗传角度来看,女性更容易患上肝脏疾病,大约有20%~30%的女性具有肝硬化的遗传倾向,对于有肝硬化遗传倾向的女性来说,即使每天只饮一杯酒也是过量了。饮同样多的酒对女性肝脏的损害约是男性的两倍,酒精在女性体内的分散程度较差,会更多地积聚于肝脏。因此她们应当限制对酒精的摄入量,或是彻底远离酒精饮料。
“喝酒能活血”目前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有专家表示,虽然在排除其他因素后,“适量饮酒”确实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但心血管疾病并非危害健康的唯一因素,意大利学者曾汇总喝酒与14种疾病及受伤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每天即使喝25克酒精,也会明显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风险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发性高血压增加43%,慢性胰腺炎增加34%,结肠癌、直肠癌、肝癌风险也有小幅增加。
在美国,每年有约150万人被诊断为癌症。而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调整,5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来势汹汹,生活方式的调整是一种生理性的、预防现代生活方式所致疾病的安全措施。” 石汉平表示,拥有怎样的基因(内因)我们恐怕无法决定或改变,但我们却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外因)而尽量避免癌症以及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
警惕针对女性的市场营销 让女性远离酒精伤害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开始加入 “饮酒大军”。据媒体报道,美国国立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证实,目前美国女性饮酒量与男性正趋于相同;日本年轻人中,女性的饮酒率已经达到90.4%,20岁左右的年轻人中,饮酒的女性人数超过了男性;在中国,2017《中国饮酒人群适量饮酒状况》白皮书显示,18~35岁年龄段人群为饮酒主要人群。其中,女性饮酒比例呈上升趋势,被劝酒的情况占比较大。
美国国立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主任乔治·科布表示,女性面临的与酒精相关的各种健康风险超过男性,其中包括肝炎、心血管疾病、神经毒性和癌症。
“女性的身体构造相比男性更不适应饮酒。因为脂肪所占比率比男性高,不利于酒精在体内稀释,她们的酒精耐受性更差。另外,女性的肝脏也比男性小,因此分解酒精也更缓慢。”据石汗平介绍,最新Norwegian欧洲肿瘤与营养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酒精摄入量越高的研究对象乳腺癌和其他癌症的发生风险越高。
在一群组研究中,每天饮酒1次或更少、1~2次、3次的人乳腺癌发生风险与终生不饮酒的人乳腺癌发生风险之比分别为0.81、1.21、1.38。在另一群组研究中,每周饮酒22~27次的人与每周饮酒1~3次的人比较,乳腺癌发生风险比值为2.30。在饮酒者中,每周增加1次饮酒可将乳腺癌发生风险提升2个百分点。而每周末增加1次饮酒可将乳腺癌发生风险提升4个百分点。每周最后1个工作日之后的四五次豪饮可将该风险提升55个百分点。
相关人士分析认为,女性饮酒率上升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企业成功的市场营销,针对年轻女性的甜酒的出现,以及酒产品价格的下降。应改变酗酒等问题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男性的专利的看法,年轻女性应该成为戒酒的重点引导对象,从而减少对她们自身的伤害。(记者 彭芸)
责任编辑:陈思2016中食协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协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邛崃举行【详情】
2015国际洗手日·滴露千万...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个国际洗手日前夕【详情】
解读培根火腿新名字:致癌物“猪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的说法充斥网络。【详情】
假如螃蟹不再“五花大绑”记者发现有的青蟹绑绳竟超31米,绳子占重比超过20%。【详情】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824992
投诉建议:010-88824992
电子邮箱:food@china.org.cn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