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要闻

为夏粮丰收图景添上“科技色”

发布时间:2024-05-24 09:09:59 | 来源:农民日报 | 作者:祖祎祎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将迎来大面积收获。当前,正是黄淮海小麦产量冲刺的最后“关口”,也是全力抓好田间管理的关键阶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在河北省赵县举办2024年小麦新品种新技术观摩活动,并举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揭牌仪式。活动上,来自育种、栽培等方面技术专家赴小麦生产一线,研判当前生产形势,研讨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路径,为助力农户抗击气候灾害影响,夺得河北夏粮丰产丰收“传经送宝”。

在位于赵县的宝丰源家庭农场中,千亩小麦长势喜人。“去年10月9日播种后,由于品种本身抗寒性好,再加上采取了冬前镇压,顶住了去年低温冻害,基本没有受影响,后期精准施肥、用药,现在长势明显好于其他地块,看这架势,今年每亩1500斤没有问题。”家庭农场负责人李素敏在介绍“轮选103”高产示范田的种植情况时表示,在小麦整个生长期间,专家团全程开展针对性技术服务,指导应用秸秆还田深翻旋耕、播种前后两次镇压精量播种、节水喷灌叶面调控、包衣拌种“一喷三防”等技术措施,目前长势良好,颇具丰产势头。

据悉,“轮选1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阳研究员团队和石家庄农科院合作培育的高产节水小麦品种,具有早熟高产,节水抗旱,耐寒、抗病性强等特点。在小麦产业专家团与当地政府合力推动下,通过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的集成配套推广应用,目前已成为赵县本地主推当家品种,推广已达全县种植面积50%以上,辐射带动河北全省种植面积100多万亩,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介绍,产业专家团模式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围绕我国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开展科技创新、做好支撑服务保障的务实举措,是打通服务农业生产、解决产业发展难题“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目前,中国农业科学院已在10省设立专家团工作站30余个,该模式已成为服务政府决策、赋能企业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的关键抓手。

“小麦难过五月关。针对近期黄淮麦区可能出现的干热风灾害风险,小麦产业专家团及时预测研判,第一时间部署任务,制定详细技术方案,正协调小麦产业体系科技小分队赴一线指导小麦生产。”刘录祥介绍,近年来,结合“专家团-工作站-田间课堂”方式,作科所整合良种培育、栽培耕作、地力提升、植保减灾、收储加工、产业信息等方面科技力量,面向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三个小麦生产功能区,全方位开展小麦产业科技支撑工作。

此次揭牌成立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产业专家团石家庄工作站,是专家团在河北省设立的唯一一家工作站。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田东良介绍,工作站将主要围绕小麦产业科研能力提升和解决农业领域技术瓶颈,开展重大项目攻关、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产业发展预测与政策研究、田间课堂培训、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等工作,助力当地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专门在石家庄设立小麦产业团专家工作站,就是要以专家工作站为平台,把专家团的各方科技力量、成果与河北地方农业发展需求有机结合,整合资源、依托科技、落实技术,细化关键要素,打造小麦大面积单产科技样板田。”刘录祥说。


责任编辑: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