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酸奶、益生菌、益生元有太多不同点,你了解多少?

发布时间:2024-05-24 09:44:46 | 来源:科普中国 | 作者:

客观地说,酸奶、益生菌、益生元等产品受诸多人群追捧,“吸粉”无数,成为家家户户的日常食品。但产品种类繁多,且其功效说明也较为纷繁,上网搜搜,还真有些“上头”和晕晕乎乎。

那么,我们来好好捋一捋,看看这些东西的区别到底在哪儿。

概念机理之“来龙去脉篇”

先从肠道菌群说起。

它是生长在肠道的所有细菌的总称,其中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等,而细菌的总重量超过1.5kg。这些细菌,给每人平均增加了约60万个基因。

按照对人体的不同作用划分,肠道菌群可分为三大类,即:益生菌、条件致病菌和致病菌。

正常情况下,人体会自动选择让某些细菌“置身”于肠道,并为其提供栖息环境,以便让它们发挥生物屏障功能,参与免疫系统反应机制和健全人体生理代谢的过程。而当人体肠道微生态调节失衡,则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的情况,从而引发多种不适。

益生菌就是肠道菌群中的一大类,主要是各种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厌氧菌类的微生物的总称。它常紧贴黏液层,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促进肠道蠕动,阻挡致病菌侵害肠道,分解有毒有害物质。

随着国内外对益生菌研发提取的不断进展,益生菌菌种也不断增加。已经批准应用的主要有: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嗜酸乳杆菌等等,种类约为二十多种。

酸奶的主要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指能发酵糖并主要生成乳酸的细菌的总称。

益生元则特指那类有益于健康的食物成分(比如低聚果糖、菊粉、低聚半乳糖等),它一般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而是被人体微生物选择性利用,以改善肠道微生物构成与活性。因此,它虽然没拿到肠道菌群的“绿卡”,却是益生菌们的“好帮手”“好兄弟”。

分门别类之“火眼金睛篇”

如前所说,益生元只是益生菌的“好搭子”,并不是同类,只是名称套了个近乎,就会有人误当作益生菌了。那么,我们重点解读益生菌。至于酸奶中的乳酸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大类中的部分成员,就一并阐述。

这里特别强调,益生菌可区分为食品级与药品级。主要是在菌种来源、菌株要求、配方工艺和效果等方面有较大差别。

食品级益生菌在于促进消化、调节肠道菌群,是保健品;而药品级益生菌用于治疗疾病,是对症下药,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那么益生菌保健补充剂(益生菌类膳食粉剂、胶囊、片剂、饮料等)与酸奶中的乳酸菌有哪些大不同呢?

第一:菌种不同

酸奶菌种主要是乳酸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种等,其功效是让牛奶或奶粉中的蛋白质分解,使其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益生菌的菌种主要是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等,它可以把肠道当作“寓所”居住,并发挥抑制肠道有害菌和致病菌的作用,从而提升人体免疫力。

第二:工艺不同

酸奶是在制作过程中将乳酸菌菌种添加到牛奶或奶粉中,并在符合条件的温度下制成。如果是加入鲜牛奶,那该商品名称一般可称之为酸牛奶;加入到奶粉中,则该商品名称就有多种叫法了。

而益生菌则是经过恒定的温度湿度水解、发酵工艺和冷却萃取等一系列工艺流程才能完成。

第三:菌发挥功效的方式不同

酸奶中的菌种是在进入消化道,尤其是到达结肠才起作用。而在经过消化道途中,特别是路过胃脏时,因胃酸浓度关系,不利于乳酸菌存活并顺达“目的地”,菌株数会被急剧减少。

益生菌制品菌种是通过冷冻干燥之后,处于休眠状态,口服之后到达肠道才被唤醒,紧接着“恢复神态”发挥作用。

第四:归类属性不同

众所周知,酸奶属于食品,适用人群非常广泛,不过敏即可。

而益生菌则不同,有食品级,也有药品级,服用时要特别注意区分:服用食品级的益生菌,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作为药品的益生菌,要遵从医嘱,对于服用时长、服用剂量等方面都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施行,才能起到调节肠道菌群的作用,获得满意的治愈效果。

特别要提醒的一点是,有些人(如胃酸过多、消化道溃疡、胃肠道手术恢复期、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症患者等等)不适合吃益生菌,还有2岁以下的婴幼儿也不适合吃。

总之,要因人而异,因人制宜。


责任编辑: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