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卫龙致歉,旗下“魔芋爽”被曝缺斤短两

发布时间:2024-05-24 10:55:10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贾庚

近日,有消费者反映,对标称每包重15克的卫龙魔芋爽带包装进行称重,实际重量仅有8.9克。5月23日,卫龙针对克重不足问题先后两次发文致歉。

因“缺斤短两”连续两次致歉

23日下午,卫龙发文称,针对近日消费者反馈的15g魔芋爽存在克重不足的情况,表示诚挚的歉意。

卫龙称已经与相关消费者积极取得联系并依照相关规定妥善解决,同时在内部立即展开了产品生产、品质检测等自查工作。

随后不久,卫龙发布《致消费者书》再次致歉,卫龙称,针对产品净含量不足,卫龙已配合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进行产品净含量抽检,待报告生成后会进行公示。针对客服与消费者初步沟通过程中的不当言论,卫龙已在内部展开工作检讨。

此外卫龙还邀请本次事件当事人担任卫龙品牌质量监管大使。

而对于卫龙的致歉,有些网友认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还有些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直言“道个歉就完事了”,“那之前买的算什么,怎么赔偿”。

曾因包装文案低俗、电梯广告扰民惹争议

2022年3月25日,有网友反映,“卫龙”大辣棒产品外包装上印有“约吗”、“贼大”、“强硬”等广告语,质疑其属于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随即引发广泛关注,#卫龙辣条包装被指打低俗擦边球#话题一度成为微博热搜。

3月30日凌晨,卫龙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卫龙美味”对此事件正式发文回应并致歉。卫龙称,近日,有网友就公司产品的包装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产品包装的版面文案内容引起部分网友的争议,在此我们深表歉意,公司非常重视广大网友和消费者的意见,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卫龙表示要在倾听中成长,在批评中改变。

今年4月,卫龙魔芋爽一段“15秒视频22个‘低’”的电梯广告被网友吐槽“扰民”。有网友称该广告是“让人精神不适的影像放在封闭空间里强迫别人听”。

有法律人士表示,《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者采用其他持续反复发出高噪声的方法进行广告宣传,对商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其他噪声,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噪声污染。

此后不久,卫龙回应称该广告已在全国范围内完成音量调整,降至10分贝。

“辣条”失宠,销量下滑

卫龙于2022年年底在港股上市,被誉为“辣条”第一股,但从业绩数据来看,卫龙的“辣条”似乎不好卖了。

2023年,卫龙实现营业收入48.72亿元,同比增长5.2%;净利润为8.80亿元,同比增长481.9%。经调整后净利润为9.70亿元,同比增长6.3%。

但分产品来看,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辣条)实现收入25.49亿元,同比下滑6.2%,占总收入的比重由2022年的58.7%减少至52.3%。2023年调味面制品销量为12.44万吨,同比减少17.4%。从产能利用率来看,2023年卫龙调味面制品产能利用率仅为48.3%,2022年为57.1%,出现了产能利用率下滑,且存在产能过剩的情况。

而同期蔬菜制品实现收入21.18亿元,同比增长25.1%,占总收入比重为43.5%。豆制品与其他制品实现收入2.03亿元,同比下滑7.4%。


责任编辑:SPZG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