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给商家上线促销活动,饿了么真饿了?
发布时间:2018-03-15 09:35:42 | 来源:南方日报 | 作者:叶丹 陈玲
虽然春节后最重磅的传闻“阿里巴巴收购外卖平台饿了么”一直没有得到证实,但是饿了么自身资金吃紧的传言却从未停止,特别是合并百度外卖后,饿了么需要资金的补充则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一边是迟迟未能敲定的收购,一边是来自美团外卖的激烈竞争,饿了么内部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甚至在业务开展上使用上了非常规的手段。
饿了么“主动”为商家上线促销
日前,经营一家烘焙店的刘女士(花名)向南方日报记者报料,称自己的饿了么后台系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上线了满减促销活动,直到消费者下单后刘女士才发现,“饿了么在春节后推出了促销力度很大的满减促销活动,要商家给予很大的补贴支持,一开始我们还不知道。直到有消费者在我们店下了外卖单后我才发现,饿了么在没有通知我们的情况下就帮我们上线了,正常来说这些促销活动都是商户自愿参加的,但是饿了么这种为了平台效益,用‘霸王硬上弓’的方式来让商户参与促销的行为实在是让商户很心寒。”
据刘女士向南方日报记者提供的截图显示,饿了么从3月5日推出了有效期到4月2日的促销满减活动,具体满减规则是满30减6、满50减10、满65减15。刘女士通过饿了么后台联系上一位姓李的市场经理了解后获悉,这个活动是平台年后针对商家恢复营业推送的满减活动,至于为何在没有通知商户的情况下就上线活动,李经理表示是他“没有通知到位”,而随后李经理则让刘女士手动将该促销满减活动下线。
对于李经理“没有通知到位”的解释,刘女士同样表示难以理解。“饿了么推出促销满减活动不是应该让商户自己选择是否参加的吗?为什么变成了主动上线后再通知商户?”刘女士表示,平台要搞促销活动要抢夺用户,商家是否参与应该以自愿为原则,不应该拿商户来垫背和牺牲商户的利益,而有法律界人士更直言,饿了么这种未经商户许可直接为商户上线促销活动,造成商户经济损失的行为,已经违反了合同法。
盈利成饿了么生死存亡“硬指标”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DCCI发布《2017中国网民网络外卖服务调查报告》显示,在主要的第三方外卖订餐平台中,美团外卖以79.9%的用户渗透率、53.9%的用户使用份额位列行业第一,超过饿了么与百度外卖之和。
在饿了么合并了百度外卖后,更为直接的目标则是实现早日的盈利。资料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对饿了么投资10亿美元,其中2亿用于收购百度外卖。有消息透露,饿了么曾与阿里巴巴签署对赌协议,饿了么被要求在2018年3月底前实现盈利,在今年3月传出阿里巴巴全面收购饿了么也正是出于这份对赌协议的“到期”。
为了实现盈利,推出更多优惠吸引用户下单,要求商户提供更多优惠似乎成为了饿了么仅有的招数。“这种主动为商户上线促销活动的行为未必是平台要求的,很可能是市场经理的个人行为,但是背后则是平台对市场经理提出了脱离现实的KPI导致。”据一位互联网外卖行业内人士表示,当平台给予市场经理更高的下单量和商户促销参与数量要求时,市场经理可能迫于KPI只能铤而走险。
针对和阿里巴巴之间的收购、对赌等传闻,饿了么创始人张旭豪在微信朋友圈回复表示:“希望各位亲朋好友都冷静点。”但是对刘女士这样被平台“强买强卖”的商户而言,已经很难保持“冷静”了。
南方日报记者 叶丹
实习生 陈玲
责任编辑:陈思十大食品保健食品欺诈虚假宣传典型案例公...在315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10起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典型案例。
广东食药监:整治桶装饮用水及小作坊广东省食药监介绍了广东省2017年桶装饮用水、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工作。
治谣更有力 食药监总局建立谣言治理长效...针对传播媒介多样化,食品药品网络谣言增多的形势,近年来,国家食药监总局不断完善谣言治理综合措施和长效机制,取得明显效果。
2018年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发布...名单涉及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等食品生产企业644家。
食药监总局:理性看待食品保健品广告宣传...科学理性看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声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一律不要购买。
2016中食协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协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邛崃举行【详情】
2015国际洗手日·滴露千万...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个国际洗手日前夕【详情】
解读培根火腿新名字:致癌物“猪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的说法充斥网络。【详情】
假如螃蟹不再“五花大绑”记者发现有的青蟹绑绳竟超31米,绳子占重比超过20%。【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824992
投诉建议:010-88824992
电子邮箱:food@china.org.cn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