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吃播”“探店”短视频欺诈风险
发布时间:2023-07-21 10:11:27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作者:李洪涛
随着自媒体平台兴起,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博主变身“探店达人”进行消费推荐,催生出“种草经济”。达人探店是否属于商业广告?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可能?日前,吉林省消费者协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要警惕“吃播”“探店”短视频的欺诈风险。
“吃播”“探店”短视频应按要求显著标明“广告”。吉林省消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基础性要求。今年5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互联网平台、商家和网红达人等网络主体,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否则将侵害消费者知情权。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据《广告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对广告发布者处以罚款。
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探店博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越来越多的短视频制作者加入赛道,纷繁复杂的情况不断出现,争议与纠纷也随之产生。吉林省消协提示,消费者要警惕四大“欺诈”风险:一是探店博主联合商家虚假营销;二是数据造假博取流量;三是促销活动暗藏猫腻;四是吃霸王餐恶意勒索。
短视频盛行的当下,部分美食类直播内容通过大胃王、多吃也不胖等人设标签吸引流量,一些吃播视频甚至存在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餐饮浪费违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违反《反食品浪费法》。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对网络宣传要保持理性,消费时尽量选择规模大、商誉好的平台,不要盲目跟从,避免上当受骗;在消费过程中要保留好凭证,将商家的活动信息、订单详情、支付信息等进行截图与留存,以备出现消费纠纷时能够有充足的证据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要秉承中华民族节俭美德,树立节约粮食意识,养成按需点餐习惯,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引领良好的社会风尚。
同时,吉林省消协提醒广大商家和短视频制作者,根据《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规定,以营利为目的的虚假探店行为涉嫌虚假宣传,利用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的短视频营销的广告主、广告经营者、网红达人均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互联网平台也应对网络种草、达人探店等行为加强审核,否则,同样要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