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游”如何回味无穷
发布时间:2023-10-16 09:13:53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作者:姜天骄
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很多人为了“寻味”奔赴远方。去乌鲁木齐吃烤包子、去柳州吃螺蛳粉、去南京吃桂花汤圆……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假期期间,全国餐厅堂食线上订座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112%。调查发现,很多地方的美食街、餐厅人气爆棚。“味蕾游”正在成为文旅消费的新动力。
吃住行游购娱,吃位居旅游六要素之首。中国旅游研究院美食旅游课题组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会在旅游过程中做美食攻略;93.1%的受访者将体验当地美食作为前往外地旅游的主要因素之一。资深“吃货”可以为了品尝一口地道风味调整行程安排,甚至“为一顿美食赴一个村”。
“味蕾游”走红,反映出当下大众消费需求正在不断升级。在“吃”的方面,人们不再满足于填饱肚子,而是追求多样的味蕾享受。对食材的品质、口感、制作工艺等方面有了更高要求。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的同时,还可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和历史,增加对旅游目的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游”的方面,人们不再只是追求“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开始进入感受美好生活的新阶段。深度参与并充分感受目的地文化内涵的旅游方式,成为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兼具文化性和体验性的“味蕾游”,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抓住了发展新机遇。
发展“味蕾游”,能够有效刺激居民和游客消费,消费又将反过来推动餐饮企业提质升级,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一些地方虽然不缺少美食,但因营销力度不够,缺乏有效推广,令当地美食文化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难以为外人所认知和了解。在这方面,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的力量,发挥影视综艺节目的作用。《舌尖上的中国》捧红了众多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吃,淄博烧烤也抓住了短视频的流量红利。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为城市文旅品牌和旅游形象打造提供了新助力。用好新传播渠道,有助于城市文旅提高关注度,增强影响力。
从柳州螺蛳粉到淄博烧烤,很多城市因美食火出圈,能否接住流量还要看城市的基础设施、服务水平等能不能跟得上发展节拍。发展旅游经济,如果不能学会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就算有再好的资源,也无法长久留住游客。
“味蕾游”既是味觉盛宴,也是文化大餐。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诸多美食都有典故出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传承和习俗风情,本身就是一段旅程最好的打开方式。各地在发展“味蕾游”的过程中,要从体验、场景、特色等方面入手,让游客从舌尖到心间感受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的“味蕾游”方能回味无穷。
责任编辑:商务部:10月2日至8日全国生产资料价...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10月2日至8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商务部:10月2日至8日食用农产品价格...10月2日至8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3%。
商务部:9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延续...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9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上涨2.6%。
商务部:9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9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上涨0.4%。
商务部:9月18日至24日生产资料价格...9月18日至24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1.1%。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