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胃王”离开直播间
发布时间:2023-11-08 09:22:44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作者:佘颖
某男主播一顿要吃1000份海胆、100份鱼子酱、100份小龙虾,还有各种肉类、水果、饮料;身材单薄的女主播半夜吃比脸盆还大的一碗肥肠拌面、一大碗同样分量的无骨鸡爪,外加一大碗水果冰粉……最近,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再次出现在多个短视频平台,且粉丝众多。
2021年12月份,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曾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明确禁止制作、发布、传播宣扬“大胃王”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禁令之下,许多“大胃王”主动转型、淡出江湖。可这才不到两年,新一拨“大胃王”又回来了。
人虽然变了,但换汤不换药:从呈现方式看,视频依然是刻意拍摄堆砌得如同小山一样的食物,喜欢给主播张大嘴咀嚼的特写镜头,但往往一到吞咽等关键环节,镜头就切走了;从拍摄内容看,除了吃吃吃,主播们还不忘带货,或者植入广告变现。
在直播带货的赛道里,食品一直是热门品类。曾有第三方机构盘点过抖音、快手的直播热销商品,食品饮料类均位列第一。而“大胃王”人设恰好适合销售该品类。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主播们禁不起诱惑铤而走险。让“大胃王”们大口吞咽食物的动力,不是对美食的热爱,流量变现才是“大胃王”吃播死灰复燃的根本原因。
“大胃王”吃播屡禁不止,有客观原因。看主播们在镜头前狼吞虎咽,观众身体会释放出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使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大胃王”往往会挑选新奇、昂贵的食物,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吸引流量。
刻在DNA里的过瘾让“大胃王”相关视频、比赛在全球范围内都很受欢迎。然而,中国文化一直就抵制暴殄天物,铺张浪费与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背道而驰。中国人从小背诵“粒粒皆辛苦”,现在生活改善了,爱惜粮食的传统不该丢也不能丢。当我们惊叹于“大胃王”的食量、陶醉于多巴胺带来的愉悦时,不应忽视这一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
违背健康标准的暴饮暴食,虽说博取了大众眼球,主播自身也付出了健康的代价。为了流量,吃下远超过身体需要的食物,就算遵守了光盘行动,依然是一种浪费。过度宣扬量大多吃等浪费食品的行为,还容易误导观众,使人们忽视食物浪费问题。
更重要的是,以直播带货为主要变现渠道的“大胃王”,出现虚假宣传、以次充好、货不对版等问题。今年5月份,在抖音有1800多万粉丝的“小贝饿了”因在直播带货中虚假宣传,被西安市市场监管局罚款46万元。
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助推下,“大胃王”起到了很不好的示范作用。现在,一些线下门店也开始设置“大胃王”挑战赛,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例如,北京某连锁包子店就开出了1万元奖金,诱导食客挑战1个小时内吃下50个大包子。没有人真的需要一顿吃50个大包子,这股风得刹住。
吃播赛道是客观存在,它不仅有深厚的生理、心理基础,还是地域文化、美食文化的传播者。平台上,有人主打快手家常菜,有人专攻便利店,还有人走“社牛”路线,邀请陌生人共同进餐……风格健康向上,观看量也不输“大胃王”。作为吃播活动的主要舞台,网络平台有义务引导主播积极推广健康的饮食文化,从而减少对“大胃王”吃播的关注,同时制定相关规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制止主播宣扬浪费食物和暴饮暴食。落实反食品浪费法,需要赶紧把浪费食物的“大胃王”请出直播间。
责任编辑:商务部:10月23日至29日全国食用农...10月23日至29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6%。
商务部:10月23日至29日全国生产资...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10月23日至29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4%。
商务部:10月16日至22日全国食用农...10月16日至22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5%。
商务部:10月16日至22日全国生产资...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10月16日至22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2%。
商务部:10月9日至15日食用农产品小...10月9日至15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8%。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