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榴莲价格回落 谨防有商家以次充好

发布时间:2024-05-27 10:14:18 | 来源:广州日报 | 作者:

近段时间以来,市场上榴莲热度持续升高。不少消费者发现,今年市场上榴莲价格有所回落,甚至有商家打出了诸如“100元3个榴莲”“9.9元/500克榴莲”之类的标语,对于价格长年“高企”的榴莲而言,出现如此低价着实让人感到有些意外。“廉价”的背后,这些榴莲的品质是否有保障?记者进行了采访。

有商家卖 “9.9元500克”

“金枕榴莲9.9元500克。”深圳市民朱女士近日下班路上看到一路边摊贩挂出如此低价,着实吓了一跳。她表示,因为当时已经很晚,老板准备卖掉最后一批尾货才给出这个价格,不过由于这些榴莲个头较小,朱女士便作罢。

广州的消费者近日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市民黄女士表示,番禺某市场的榴莲价格为13.8元/500克。但她问了老板才知道,低价的榴莲只有几个,其他榴莲每500克普遍都是20多元。

记者近日走访了部分超市、水果店以及电商平台的榴莲价格,均未遇到上述那样的低价。而据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5月25日的价格监测,泰国、越南进口榴莲的平均价格为38.24元/kg。记者了解到,近期由于泰国榴莲集中上市,榴莲价格确实有所回落。在江南水果批发市场从事榴莲批发的全先生表示,榴莲根据品质被分为多个等级,品级越低价格也越低。

全先生表示,虽然5月的榴莲价格有所下降,但“9.9元500克”的榴莲就连批发价也做不到。“如此低价的榴莲很可能是运输过程中受损的,品质难以保证,因此出于健康考虑,消费者购买时需谨慎。”

损耗榴莲通常低价甩卖

“低价榴莲”背后可能还有哪些原因?黄女士表示,低价往往是商家吸引客流的手段。“现场选的话,那些超低价的榴莲往往不忍直视,有的已经完全开裂,里面的果肉都能看到。”黄女士表示,她看到有些商家还会用橡皮筋或铁丝把开裂口勒住。

从事榴莲生意的龙先生表示,在运输过程中,有的时候船没法按时靠港,货柜上的榴莲会滞留很长时间,因此出现过熟现象,例如果皮发黄发褐,果肉发稀等。“即使在港口未熟,但榴莲在二次转运的货柜中也容易导致损耗,特别是烂果和开裂,这些损耗榴莲通常会以极低价格甩卖。在路边摊看到的低价榴莲,通常都是开裂过熟的次果,这类榴莲保质期会明显缩短,而且容易发霉变质。” 记者发现,即使是一些正规超市和水果店,也有不少榴莲开裂的情况。

此外,低价榴莲有的还是“死包”:虽然外观并无开裂,品相较好,但无法进一步成熟,其果肉口感和风味会大打折扣。“单从外观上看,一些‘死包’的果形不错,但打开后没什么味道,果肉硬邦邦的。”龙先生表示,那些价格过于低廉的榴莲不排除可能是“死包”。

网络低价榴莲更要留心

而在电商平台和一些网络直播间,不少商家都宣称自家榴莲是“A级榴莲”“不好不要钱”,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通过这些线上渠道购买榴莲。

龙先生表示,对于网上销售常温榴莲的商家而言,物流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即使是冷链运输,颠簸的运输过程也可能导致榴莲烂果。“即使是A级榴莲也可能存在问题,因为商家无法确保榴莲内部100%无‘死包’。这种不确定性就像开盲盒一样。”

记者咨询某电商平台商家“收到的榴莲若是过熟可否退换”,客服表示,其售卖的是A级榴莲,如收到的榴莲出现坏果、烂果、“生包”“死包”等情况都可以退款。“此外,如果收到的榴莲达到2kg但开不出四至五房肉,少一房赔一房,少两房赔两房。”

为何电商商家敢这样打包票呢?记者发现,有的商家是在玩文字游戏,如在榴莲的重量上,商家表示“会有水分蒸发的因素,到货会减少约10%的重量”,而到货后消费者往往也不会一个个拿去称重,大多数时候只凭外观和数量来判断。

龙先生表示,一些网络商家可能会卖个头较小的巴掌榴莲给消费者,巴掌榴莲看起来便宜,实则去除果皮,跟大小适中的榴莲单价差不了几元,是典型的“消费陷阱”。还有的商家则“挂羊头卖狗肉”,用价格较低的甲伦榴莲冒充奶油猫山王。因为奶油猫山王跟甲伦较为相似,一般消费者较难分辨,还有的商家会用干尧榴莲充当金枕榴莲卖。


责任编辑:SPZG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