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消费

竹叶青1964:一杯明前绿茶里的匠心升华

发布时间:2025-08-15 15:45:47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在中国茶文化的千年长卷中,每一杯茶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与匠心的传承。而今天,由竹叶青茶业出品的竹叶青1964绿茶,它不仅是传统工艺的延续,更是现代科技与茶文化的创新融合,让传统茶道焕发新的生机。

创新工艺:二次揉捻,成就独特风味

传统单次揉捻工艺绿茶虽能保留茶叶的鲜爽特性,但在滋味浓郁度和香气层次上往往有所局限。基于此,竹叶青1964在传承古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引入“二次揉捻”工艺,相比单次揉捻绿茶滋味更为浓郁,通过两次精准的揉捻力度与时间控制,使茶叶细胞壁适度破碎,茶叶里的内含物质可渗出更加充分,从而在冲泡时释放出更为浓郁的滋味,在保留传统绿茶的清雅韵味同时,又赋予了其毫香馥郁,甜栗香清幽的特点。

这一工艺的创新,不仅让茶叶的“毫香”与“甜栗香”更为突出,还使得茶汤的鲜爽与回甘显著提升。相较于普通绿茶,竹叶青1964的茶汤入口更为饱满,香气从舌尖蔓延至喉底,余韵悠长,真正做到了“一口茶,三重韵”——初尝鲜爽,细品甘醇,回味悠长。

严苛选料:高山明前茶,品质的基石

一款优质茶叶的诞生,离不开优质的原料。竹叶青1964其原料选自坐落于“世界黄金产茶带”海拔600米以上的峨眉山高山茶区,云雾缭绕的漫射光加上较大的昼夜温差,为茶树生长提供了优质的自然环境,也为茶叶积累了丰富的内含物质,滋养出鲜醇好茶。在采摘时间上,竹叶青1964选取清明前独芽及一芽一叶为主,确保茶叶的鲜爽度与纯净感。

传统绿茶制作依赖人工经验,而竹叶青1964在保留匠人精神的同时,引入智能化生产技术,从杀青、提香、品控到保鲜,对水分、香气、温度、时间、计量等影响制茶的变量进行精准调控,确保每一批茶叶的品质稳定。竹叶青1964的小罐包装还融入了保鲜科技,采用充氮锁鲜技术隔绝氧气与湿气,确保茶叶从出厂到消费者手中,始终保持新茶的鲜爽口感。

竹叶青1964不仅承载着对传统绿茶制作技艺的礼赞,更以现代科技赋能茶叶,成为茶行业品质革新的标杆之作。它用实力证明,真正的创新并非颠覆传统,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以科技之力让经典焕发新生。对于爱茶之人而言,竹叶青1964不仅是一杯茶,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味觉对话——在袅袅茶香中,感受千年茶文化的传承。(推广)

责任编辑:郭旭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