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立方指数”越高的城市,生活幸福度越高
发布时间:2025-08-18 16:28:54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从去年以来,昔日酒饮市场的“配角”果立方卖了上亿瓶、核心城市增长211%、2024年在四个城市销量破千万。
2025年上半年,果立方在深圳、长沙、郑州、成都、杭州、苏州、广州七个城市用六个月就破了千万,广州销量同比增长500%。在合肥、苏州、杭州、武汉销量全都翻倍。
上面这些城市虽然不全是一线城市,但都清一色登上了各个“幸福城市榜单”。
我看到有些“民间经济学家”,就此总结出了一个“果立方指数”。
我的理解:“果立方指数”看着荒诞,却是一门真实的趣味“城市经济学”。
研究幸福感
“果立方指数”比滴滴指数真实
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城市系统的经济活动,进一步探讨城市内外的资源配置、空间结构、公共政策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这个概念不重要,我们又不是经济学家,有个模糊体会即可。
每个城市经济是否有活力?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否幸福?除了冰冷的GDP、一二三产业宏观数据分析,有些经济学家还会用“滴滴指数”来衡量,用订单量、夜间出行比重等指标构建城市的经济情况。
打车的比例越高、夜间出行越多证明人们更乐意享受生活,且有一个相对松弛的生活状态。
“滴滴指数”有个巨大bug,在“牛马”成群的北京、上海,这个数据没有说服力。
滴滴指数依赖“早高峰速度”,“果立方指数”用“蜜桃味销量”等民间指标,构建更鲜活的城市诊断系统。
要我看,“果立方指数”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他销量破千万的七座城市和销量翻倍的城市,都有明显的特征:年轻人多;经济结构多元,新型产业多;夜生活发达,餐饮繁荣。
人口结构更健康、高收入人群多、消费场景更丰富,这三个维度正是衡量一个城市消费力的标准。
不管是广州还是成都、杭州还是长沙,大学都很多,是很多毕业生梦寐以求的求学、生活城市。
酒是最低成本的幸福源泉
但没有比果立方更懂年轻人的酒
幸福的根本,是快乐。
社畜们的快乐,总是很贵,但只有一样东西,不需要旅游那样的万为单位的预算、也不需要可以筹备和预算时间。
走进小卖部或者打开外卖平台,几十块钱买瓶酒,生活就有了意义。
年轻打工人,白天面对复杂的办公室环境、难缠的客户、苛责的老板,会很快被磨掉棱角忘了自己。下班后喝酒,是为了找回自己。
对城市里的你我来说,喝酒,可以花最少的钱得到最纯粹的快乐。
喝,可以。但又不能大醉。
既然是为自己喝,白酒这种“忠诚度测试水”自然不在考虑范围。啤酒也不错,但太普通了。
深圳、长沙、郑州、成都、杭州、苏州、广州、武汉、合肥这些城市的年轻人们,更喜欢享受自己调酒的快乐。
果立方出现了,它是一瓶酒,一瓶非传统意义的果味酒;但它也不是所见即所得的酒,加上各种饮料混饮,它有无数种口感的可能。
在广东,果立方已和菠萝啤、天地壹号并称“下班混饮三件套”。刚下班的年轻人习惯在便利店用果立方搭配冰红茶、水溶C甚至东方树叶,调制一杯“30元以内的鸡尾酒”。
这种行为不仅是消费行为,更像一种生活仪式,短暂逃离流水线工作,在便利店塑料凳上“夺回生活定义权”。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朋友送的,而“人生的第一杯鸡尾酒”是自己调的,这自然是截然不同的满足。
年轻人喝酒,从来就不是为了“多高级”,而是为了有趣、让自己开心。
别嘲笑年轻人喝果立方,酒再好,好如茅台,也不如一个懂你情绪的搭子;餐厅再豪华、菜品再美味,不如三五好友坐在路边摊或配盘花生米独酌。
最真实的情感、最持久的快乐,往往出现在最自在的酒桌上。
济南等15个城市上半年有年轻人喝掉了500万果立方、还有几十个城市喝掉了上百万果立方,越来越多人在果立方那里找到了快乐,得到了幸福源泉。
“果立方指数”是一个现象,从研究酒的消费角度看,它的地位还在上升。(推广)
责任编辑:郭旭商务部: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小幅...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下降1.0%。
商务部:7月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小...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上涨1.9%。
商务部:6月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小...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6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1.2%。
商务部:6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略有...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6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下降0.7%。
商务部:5月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小...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5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1.1%。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