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谣言上如何蛊惑人心的?大数据揭露6大作恶伎俩
发布时间:2018-03-02 11:36: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陈思
中国网3月2日讯 (陈思)2018年3月1日,市网信办指导首都互联网协会新闻评议专业委员会召开2018年度第二次会议,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腾讯较真平台、百度和微博联合发布《2017年度食品药品辟谣分析报告》。报告通过对谣言进行深入分析,揭露出食品药品谣言的6大作恶伎俩。
1、指鹿为马坑害公众认知
从谣言的性质来说,有一类谣言是造谣者有意发出自己明知是假的信息,出于某种目的,对谣言进行“修饰”甚至造假,然后广泛传播
2、模仿捏造复制谣言套路
食品安全谣言借“小视频”为载体广为传播。该批谣言全部采用类似试验的手法,简单粗暴地做“打假实验”,但实际毫无科学性之言,得出的结论也非常武断。
3、旧谣翻新扰乱舆论环境
以“市民吃大盘鸡感染H7N9禽流感致死”为底版进行加工的谣言在全国各地出现。这类谣言生命力强,谣言总是换个马甲重新传播。
4、时令谣言倍吸公众眼球
造谣者往往利用食品热销旺季,在食品上市前后制造大量谣言。每到水果成熟时节,相关谣言就会卷土重来。
5、“食物相克”夸大民间经验
造谣者利用公众对食物相克的敏感心理,编造了各种形式的谣言。所谓的“食物相克”引发的不适很可能是机缘巧合,然后被某些谣言无限夸大,结果变成了“搭配禁忌”。
6、“有毒”恐吓挑起大众恐慌
“不明液体”“染色”“防腐剂”“激素”等敏感词汇本身自带“热点效应”,加之造谣者过分利用“有毒”“致命”等刺激语言渲染,一旦与“化学物质”类物质有联系,必然引起消费者的恐慌。
2016中食协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协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邛崃举行【详情】
2015国际洗手日·滴露千万...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个国际洗手日前夕【详情】
解读培根火腿新名字:致癌物“猪肉牛肉羊肉都是致癌物”的说法充斥网络。【详情】
假如螃蟹不再“五花大绑”记者发现有的青蟹绑绳竟超31米,绳子占重比超过20%。【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824992
投诉建议:010-88824992
电子邮箱:food@china.org.cn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