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前三季度亏损超7500万元,冲泡类业务营收降三成
发布时间:2022-11-04 16:12:44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贾庚
或受业绩影响,香飘飘股价今年以来也在波动下滑,在第三季度报告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10月31日),香飘飘股价在盘中创下新的历史最低值10.23元/股,截至当前,香飘飘股价仍低于2017年上市时的发行价。
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香飘飘实现营业收入15.30亿元,同比下滑22.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503.81万元,同比大幅下滑290.4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4亿元。
其中第三季度,香飘飘净利润虽然由亏转盈,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处于营收、净利双双下滑的状态。
第三季度,香飘飘实现营收6.71亿元,同比下滑24.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18.68万元,同比下滑46.6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729.14万元,同比下滑37.55%。
香飘飘在第三季度报告中称,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较多,主要是由于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同时公司坚持“以动销为原则”,持续谨慎备货,以确保渠道库存的良性健康;外加原材料成本相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升,导致公司前三季度的业绩不佳。
香飘飘还提到,虽公司在今年2 月初对冲泡产品进行提价,但由于二三季度为冲泡产品的销售淡季,提价对产品毛利的贡献较小。
即饮类业务增长放缓
分析来看,除疫情、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外,香飘飘对于冲泡类业务过于依赖也是间接造成如今业绩持续下滑的因素之一。
根据香飘飘披露的2022 年前三季度主要经营数据公告,如上图所示,今年1-9月,香飘飘冲泡类业务营收由去年同期的14.12亿元降至9.62亿元,同比下滑31.85%;即饮类业务营收同比微增1.63%,但冲泡类业务目前仍是香飘飘的主要营收来源,即饮类业务体量仍不足冲泡类业务六成。
曾有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0年,香飘飘连续9年位居杯装冲泡奶茶市场份额第一。但早在香飘飘上市之前,就有行业人士分析称,香飘飘业绩增长高度依赖奶茶业务,单一的产品结构,无疑会为公司业绩带来风险。
实际上,香飘飘的冲泡类产品也面临着内忧外患,一方面,新茶饮崛起对香飘飘形成了市场冲击,尤其蜜雪冰城以低价策略大幅扩张,喜茶、奈雪的茶也在今年进行了产品降价,基于香飘飘的压力进一步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消费者愈发重视健康,香飘飘产品的含糖量、食品添加剂食用量等都开始引发消费者的担忧。
2017年以来,香飘飘开始布局即饮类业务,先后推出果汁茶、“兰芳园”系列液体奶茶等产品,2018年香飘飘正式明确“冲泡+即饮”双轮驱动战略。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香飘飘即饮类业务营收分别为2.17亿元、4.19亿元、10.05亿元。
然而2020年以来,香飘飘即饮类业务营收却出现下滑,2020年香飘飘即饮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57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62%;2021年香飘飘即饮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43亿元,再次同比下滑2.13%。
行业人士则对此分析称,此前,香飘飘开始布局即饮类业务时,该业务板块业绩增长更多是基于当时较低的基数,并不能凸显产品的竞争优势。而目前来看,传统饮料品牌已然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香飘飘想要进一步在即饮类业务上谋求增长,略显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较大的市场压力,香飘飘选择了另辟蹊径,不久前,香飘飘发布公告称,认为以燕麦奶为代表的植物基产品在全球具有巨大潜力及市场,因此决定与燕麦奶品牌OATLY所属公司开展合作。
第四季度将是香飘飘冲泡类产品的销售旺季,而香飘飘也在即饮类产品上持续发力,下一步香飘飘继续坚持“双轮驱动”战略,能否重新扭转业绩仍值得关注。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