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养阴以“收”为要 凉而不寒及时添衣
发布时间:2023-08-24 09:18:45 | 来源:新民晚报 | 作者:
处暑,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十四。《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出伏,处暑过后,秋凉时常来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王晓素主任医师表示,暑去秋来,季节更迭,人们的养生也应顺应节气转换而有所改变。
王晓素提醒市民,虽然民间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等俗话,意思是说即使到了处暑时节,天气仍可能比较炎热。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白天秋阳肆虐,也只是夏天的“回光返照”,处暑之后,气温的整体趋势逐步走低,尤其是早晚温差会比较明显。王晓素建议市民在践行“春捂秋冻”的养生原则时,也要在气温较低的早晚适当添加衣物,做到凉而不寒,以免感冒。
处暑时节养生应以“收”为要。此时人体的代谢由盛转衰,人们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做到神气内敛含蓄,不急不躁,从容平和,使肺气清和均匀。王晓素说,夏秋季节交替之际亦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时期,湿燥交替的气候更是为一些致病微生物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尽量减少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活动,适当增加室外运动,慢跑、健身操、各种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自行佩戴口罩,尤其是体弱多病的易感人群更应注意。”王医生建议。
处暑时节,如何“吃出健康”?王晓素介绍,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饮食养生应当在调理因暑湿而伤的脾胃功能的基础上,加以滋润肺胃,为仲秋、晚秋进补打好基础。市民可以吃点银耳、百合、莲子、海带、芹菜、菠菜等食物起到清热安神的作用,也可以通过吃梨、冰糖、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山药作为“秋天第一补”,搭配白扁豆、百合、木耳等一起烹饪,健脾化湿润肺的功效尤其好。山药扁豆粥、山药百合粥、处暑百合鸭、冬瓜薏米老鸭汤、莲藕党参玉竹排骨汤等都是夏末食补的上佳选择。王晓素也提醒:如果想用人参、党参、黄芪等药物调补,最好还是通过中医医生经过辨证论治后选取合适的药物,以免适得其反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随着秋季的脚步慢慢临近,秋燥渐起。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有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干咳甚至痰带血丝,大便干结以及皮肤干燥等症状。王晓素建议,应做到少量多次多喝水。充足的水分既可以帮助缓解秋燥的不适,也可以促进排便。记得用温的白开水替代冰水冷水,以免胃肠因寒冷刺激发生痉挛收缩出现疼痛不适。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加强排查汛期食品安全隐...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关于做好汛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市场监管总局:2023上半年食品安全监...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2023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
商务部:7月份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2.3%,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上涨0.5%。
商务部:7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小幅...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上涨0.5%。
商务部:7月31日至8月6日全国食用农...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31日至8月6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1.6%。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