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滚动

中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峰会在上海举办

发布时间:2018-05-30 14:34: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UM expo 2018第五届中国“城市矿产”博览会与亚洲最大环保展—第19届中国环博会于5 月 4 日—6 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作为主办方之一,在5月4日博览会期间成功举办了“2018中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峰会”.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秘书长潘永刚,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会员部部长、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秘书长曹阳、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周建斌,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实验中心副主任、副教授高岩,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国林,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资源评价室副主任、博士刘晶晶,台湾发展研究院再生能源科技材料研究所所长吴信达,资深设计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高天,碳分子气化燃烧专家组总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科正,江苏省海门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局长万旭东、捷运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浦泺希,南通市鼎丰生物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施慧,南通市恒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冲、河南恒牧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春明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峰会。峰会由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分会执行秘书长孙瑞江主持。 

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潘永刚秘书长在致辞中说,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是自然界中数量极大且具有多种用途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据调查,目前我国秸秆利用率约为33%,其中大部分未加处理,经过技术处理后利用的仅约占2.6%。随着石化资源的日趋枯竭和秸秆焚烧污染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深层次、多途径综合利用方式是人们对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和循环经济的追求。因此,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重点讲解了农林生物质多联产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农林废弃物原料热解气化产生生物质炭、生物质可燃气、生物质提取液和热水,生物质炭可生产木质活性炭、工业用炭、机制烧烤炭、肥料缓蚀剂和炭基复合肥,生物质可燃气可用于发电、供热和供气,生物质提取液生产液面肥,热水用于供热。该技术是南京林业大学近二十年的长期探索与研究,针对传统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的种种问题,提出的基于“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创新发展理念,实现了“生物质气化多联产技术”的先进性、经济性、环保性并使生物质的利用完全符合绿色、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目标。该技术线路被农业部推介为秸秆十大农用模式之一。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实验中心高岩副主任在发言中说盐碱土壤改良与治理、秸秆焚烧和畜禽排泄物污染环境是吉林省目前亟待解决的三个难题。秸秆中的木质素是难降解的高聚物, 以共价键和半纤维素结合, 并对纤维素形成包裹, 阻碍纤维素与催化剂或酶接触水解。另外, 纤维素线性巨分子间和分子内的氢键形成的结晶结构, 使其难溶于水, 导致纤维素在自然条件下水解速率极低, 亟待解决。以水为溶剂的超临界流体反应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采用水为介质对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进行液化处理,得到的产物与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自然腐化的产物腐殖酸成分非常接近。可实现液化产物直接还田改良土壤,用作水稻育苗土营养液,也可作为花卉、果蔬栽培营养液。从而降低因燃烧秸秆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同时实现秸秆有效还田。该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教授林国林教授讲到,秸秆还田既能避免秸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还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和原生生物的丰富度,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和矿物质养分转化,具有明显的增肥增产作用。目前秸秆还田的方式主要有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肥还田、过腹还田及炭化还田等。不同的还田方式各有利弊。原位还田技术关键点在于调节秸秆的碳氮比,保持一定的PH值、温度和水分,添加腐熟剂、腐熟催化剂及微生物活化剂,保证秸秆还田的良好效果。 

生物饲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资源评价研究室刘晶晶副主任指出我国饲料产业面临饲料转化率低、畜产品风味和安全、饲料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日益凸显等诸多挑战,饲料产业升级应把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增加效率和促进环保作为主攻方向。我国是农业大国,秸秆产量丰富,解决“丰收后的烦恼”秸秆难题,应形成作物种植、饲料加工、动物养殖、过腹还田的生态循环产业模式。秸秆生物饲料开发关键技术是通过生物法、生物化学法、生物物理化学混合法解决饲料的营养价值低、消化率低和采食量低的问题,通过菌种的筛选和复配,采用高温发酵与乳酸发酵相衔接的秸秆饲料化技术和菌酶协同发酵技术等相关技术提升秸秆生物饲料的粗蛋白,降低粗纤维。秸秆生物饲料的开发和应用可以缓解粗饲料短缺,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节本增效和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目前,秸秆生物饲料制备工艺仍需改进,饲用价值需进一步提高。 

台湾发展研究院再生能源科技材料研究所吴信达所长重点跟参会嘉宾交流了秸秆后加工创新能源新用途。通过对农耕、种植技术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再回收循环利用,利用职务本身多孔特性取代化学吸附剂;在植物燃烧时捕捉尾气降低空气污染,同时形成木醋液等二次产品,制备生物碳、导电碳等新型材料。比如用农业废弃物茶渣进行碳化改质技术生产茶碳,不仅将农业废弃物转换成环保材料,降低成本,同时保存植物纤维管束结构,使得茶碳拥有多孔隙的特性,可以在锂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及活性炭等领域广泛应用。

资深设计工程师、注册设备工程师高天分享了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开发的技术管理。他指出秸秆分散“收、储、运” 增加秸秆利用难度,工程设计与项目投资效益没有实质性利益联系,秸秆综合利用的关键是提高秸秆项目经济性,因此设计工作在秸秆利用项目中意义更重大。“复制型”设计模式不适合秸秆项目发展需求,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属于“小众化、新兴产业项目”。 同类型秸秆项目的工艺水平、项目规模等不会相差太多,首个项目往往成为后续项目的模板,设计缺陷会被迅速复制到多个项目中去。缺乏专业设计团队、缺乏专业化设备材料技术咨询服务、缺乏有效的第三方专业技术评价体制都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起到了一定的约束和阻碍作用。秸秆利用项目的技术管理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管理好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弥补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足;合理安排设计过程中的节点检查,保证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安排设计优化的专用资金,机动灵活的安排设计优化工作。同时组建精通设备材料的技术团队保证设备材料采购及正常生产运行。行业在发生巨变,机遇和挑战共存,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开发建设科学化的战略规划和技术管理非常重要。 

碳分子气化燃烧专家组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科正在会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电站锅炉、国际能源署(2021-2050)高效低排放燃煤发电技术路线沿用的流化床、煤粉直接燃煤方式存在的气固同室混烧的先天性缺陷,并提出了改进这种“先制造污染再治理落后技术”的创新方案:碳分子气化燃烧发电技术,先将煤炭低成本、高强度气化,再清洁燃烧。这是未来秸秆能源化按环保效益发展的新理念。碳分子气化燃烧技术发明经过数千台(套)和一次启动连续运行36个月的实际工程示范。实践证明:综合技术指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电站锅炉采用此发明可实现源头防控污染,环保达标排放节能,燃烧系统节电50%以上。 

江苏省海门市农业机械管理局万旭东局长介绍了江苏海门市实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经验。海门市委、市政府以市场化为引领,以机械化为配套、科技化为支撑、生态化为特色,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各项建设。尤其是我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思路,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走出了一条符合发展实际、具有海门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之路。一是行政推动,形成了多头并进的责任网络。二是政策扶持,形成了多管齐下的激励机制。三是模式创新,形成了多措并举的利用体系。四是典型引领,形成了多方共赢的发展格局。2016、2017连续两年被列入中央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秸秆收储运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经验,获财政部、农业部点名表扬;秸秆综合利用模式被《农民日报》、《新华日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推广。

捷运环保材料(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浦泺希对该公司田间打捆、运输到收储站的高效收储运模式进行了详细说明。该模式直接田间打捆,具备效率高、速度快、省时省力的优点。 

河南省恒牧机械有限公司赵春明董事长提到,秸秆预处理作为秸秆农业化和工业化应用的第一个环节,可以改变秸秆一些特性,如硬度、颗粒度、密度以及一些化学特性等。由于秸秆类原料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不同的处理工艺对秸秆类原料也有不同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工艺过程,可将秸秆预处理分为物理预处理,化学预处理,生物预处理,物理预处理按照步骤分为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破捆粗粉碎处理、清杂处理,粉碎处理、制粒处理、固化成型处理。该公司的秸秆粉碎成套设备、破捆设备、干湿粉碎设备、揉丝设备、揉丝粉碎设备、超微粉碎设备、颗粒制造设备为秸秆综合利用和秸秆饲料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18中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峰会响应国家号召,解析政府政策、推广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项目、挖掘领先的科学技术,促进最新科研成果高效市场转化,建立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协作机制,搭建秸秆等农林废弃物“政企产学研用”一体化交流平台,提高秸秆产业链供应效率及服务水平,有效开发秸秆的生态、环保及资源化产业价值,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化升级和市场化发展,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成为我国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环保增效、乡村振兴、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责任编辑:陈思

528中国宝宝日 告别隐形失...飞鹤等20余家单位倡议设立“中国宝宝日”。【详情】

新时代 新春糖 第98届全国...3月22日起,第9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行。【详情】

2016中食协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协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邛崃举行【详情】

2015国际洗手日·滴露千万...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个国际洗手日前夕【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824913
投诉建议:010-88824913
电子邮箱:food@china.org.cn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