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京天红启动品牌“维权战” 企业商标保护存在哪些难点?

发布时间:2019-07-10 11:05:16 | 来源:新京报 | 作者:

京天红创始人韩美俊没想到,自己一手打造的北京地标性小吃“京天红炸糕”,竟成了“别人的”品牌——京天红包括“炸糕”在内的30类商标,已经被他人注册,同时被注册的还有32类、35类等国际分类。

7月9日,京天红在京召开品牌维权媒体见面会,创始人韩美俊表示,将以法律武器维护“京天红”品牌的合法权益。

京天红在南城虎坊桥从1991年经营到2019年,京天红炸糕有大批粉丝,被称为“南城炸糕一绝”,今年1月份,京天红虎坊桥店因房租到期闭店,现在搬到了虎坊桥清华池一楼继续经营。

今年6月份,京天红自营的马家堡店,和与凤起龙游品牌合作的苏州街店,被一位刘先生告上了法庭,刘先生宣称其拥有京天红商标专用权,而上述两家店,在未经自己授权允许情况下,擅自在其店面装饰、门头以及产品销售中使用京天红字样,已经涉嫌侵权。在对凤起龙游的起诉中,刘先生单方面索赔20万元,目前该案件还在审理当中。

图为4家山寨店。

韩美俊介绍,实际上在2009年10月,北京京天红食府就委托商标代理公司申请注册,注册了“京天红 JTH”第43类商标,包含【备办宴席;饭店;住所(旅馆、供膳寄宿处);自助餐馆等】的商标。“当时注册商标成本较高,注册一类就花了3000多元,加之我们对知识产权及商标保护的意识较弱,代理公司告诉我们,注册43类就够了,所以我们也没有对其他类别进行保护性注册。”韩美俊说。

图片.png

目前“京天红”很多商标已被注册。

2018年底,韩美俊发现有人抢注了“京天红”商标。从中国商标网查询了解到,刘某在2012年7月开始密集抢注“京天红”35 类、30 类以及 32 类等国际分类。

京天红随即开始维权,一方面在今年4月密集提交了19个有关“京天红”的商标注册申请,避免被人恶意抢注;另一方面组织律师团队,向商评委提出对被抢注的商标进行无效宣告及撤销申请。从2018年,京天红针对他人在餐饮食品关联产品服务上申请或注册的“京天红”相同及近似商标,全面提起异议:2019年1月29日,京天红对30类商标提起无效宣告申请,已经受理;2018年11月30日,分别对 30/32/35 类商标提出撤销三年不使用申请,尚在受理过程中。

目前,30类、35类、32类京天红商标均处于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记者了解到,市面上已经出现了4家以“京天红”炸糕或“虎坊桥京天红炸糕”为名的“山寨店”。京天红团队表示,下一步京天红将交于律师团队,对这些山寨店以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为由,提起侵权诉讼。

图片.png

目前,30类、35类、32类京天红商标均处于撤销/无效宣告申请审查中。

记者了解到,商标注册有45个大类,只有驰名商标,才有跨类别的保护。对于企业来说,商标保护到底存在哪些难点?京天红代理律师周益霞介绍,首先是时间成本。商标维权案件的撤销审查周期都在一年左右,审查完成有了结论以后,还有后续的商标行政诉讼,一审、二审,这个周期企业等不起。“对企业来讲,违权的成本高,而侵权的成本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像加盟店,在维权过程中,对每一家店我们都需要进行证据保全,工作量和费用成本是比较高的。而且像京天红这种主营的知名产品被对方抢注的情况下,法院在审查过程中,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我们只能通过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结果。”

另外,周益霞也建议,企业要重视商标保护,在注册商标时,最好把相关大类都申请,以免出现被人恶意注册的情形。

韩美俊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京天红炸糕已经在北京开设店面11家,筹备开店 4 家。未来根据市场需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计划开到50家到上百家店面。

责任编辑:陈思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乘改革开放春风 蒙牛犇向世界...蒙牛乳业的崛起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详情】

2018中国特殊食品合作发展...中国特殊食品在2018年迈入了新阶段。【详情】

第99届全国秋季糖酒会在长沙...超三千家食品酒类调味品及相关产业展商相聚长沙。【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