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天然”真的更健康?苏州网红山泉受热捧,能喝吗?
发布时间:2021-05-19 10:07:11 | 来源:扬子晚报 | 作者:张毕荣 梅思琦
近日,位于苏州大阳山西南山坡处的菖蒲泉,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取水,此处已经成了苏州网红山泉水取水处。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就有很多市民前来排队取水,每逢周末更是排起长龙。一些居住在上海、无锡等地的市民也会开车前来取水。这里的山泉水为何如此受欢迎?它的水质是否有健康保障呢?为此,记者前往现场一探究竟。
菖蒲泉远近闻名 不少居民驱车前来取水
记者来到大阳山森林公园,从山脚的停车场沿着一条小路步行两分钟左右便可以听到泉水潺潺流淌的声音,路过一个亭子,继续向前50米左右可以看到一处木质栏杆,泉水从栏杆附近穿流而过,中间有两块大石头,踩着石头蹚过泉水便到了菖蒲泉取水处。此取水处对外免费开放,旁边有关于“疫情防控”和“小心触电”的提示牌。取水口上方的石缝中有一根水管,泉水从这根管子里流淌出来,市民用塑料桶等容器在此取水。
记者看到,陆续有人拎着大容量的矿泉水桶前来取水。“可能天气比较炎热,前来打水的人没有前几天多。”吴先生拎着12个矿泉水瓶走到取水处,熟练地打开矿泉水瓶,反复清洗,准备打水。吴先生告诉记者,平时每次来这里都要排队,现在天气热了起来,大家都集中到早上四五点和晚上七八点过来打水。“我有次打水才夸张呢,下午6点多排队排到晚上12点才打上水。取水的队伍都绕过了那边的小树,排到下面了。”一旁的姜先生指了指停车场的方向,他那天正好遇到有人从上海带了一卡车的大水桶过来装水,光那个人装水就装了一个多小时。
到了下午4点左右,取水的人开始多了起来,大家自发地开始排队有序取水。先到的人会热心地告诉后来的人,瓶子该放到哪里排队。一位姓吴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朋友推荐过来的,现在比推荐她的朋友来得都勤。她家住苏州姑苏区拙政园附近,离这里比较远,所以每次都多带些桶来。“今天带的桶一共能装40升泉水,回家可以用20天。水放在家里只要不打开,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杂质,跟刚打出来的泉水一样清澈。”记者注意到,吴女士前面还有3个人,也带了大大小小的一串瓶子,一位老大爷还带着挑水专用的扁担。等了1小时之后,终于轮到吴女士取水。
有人直接饮用山泉水
有人取水回家烧开后使用
“让我先打一小瓶喝喝。”前来取水的徐女士说,“这周围没有卖水的,正好跟家里人前来游玩,天气炎热接点水解渴。”徐女士昂起头,很快就把一瓶泉水一饮而尽。“凉凉的,很舒服,再接一瓶水带走。”一旁的人提醒徐女士,这水太凉,喝多了伤胃。
记者拿了一个透明的空塑料瓶接了一瓶水,握着瓶子的手感受到一阵凉意,瓶身迅速结了一层霜。
记者采访得知,大部分人取水回家烧开后使用,家里喝水、煮饭、煲汤都用它,尤其是泡茶格外香甜。
姜先生热心地向记者介绍,他常用这里的泉水煮饭,他觉得这样煮出来的米和用日常自来水煮出来的米感觉不同,即使不放冰箱,隔夜后米饭看起来也很新鲜。而沈先生觉得,这里的泉水可能含有矿物质,喝了对身体有好处。他家离这里比较近,每天来打一桶水拎回家强身又健体。不过,也有人觉得这里的泉水和普通的水喝起来没有差别,跟小时候喝的井水一样清凉。
纯天然不等于健康
不建议市民饮用山泉水
这里泉水的水质到底如何呢?
记者了解到,曾经同样红极一时的北京门头沟的一处山泉水检测出了大肠杆菌,浙江桐庐迎春南路山泉水检测后发现菌落总数超标7倍。
苏州市立医院(东区)营养科主治医生钮丹叶向记者介绍,山泉水看似清澈透明,并不意味着安全、健康。如果饮用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超标的水会造成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肠道健康。山泉水周围环境看起来可能比较卫生,但是地下水网之间是流通的,可能会有周边的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水煮沸后可以杀死一些微生物,但是农药残留、重金属等不能去除,摄入过量的话会对肝、肾、心、肺等有一些不利的影响。
记者在苏州高新区卫生监督所了解到,工作人员将去菖蒲泉取水处提取水样进行检测,之后会对外公开此次检测的情况。
苏州高新区卫生监督所四分所副所长司朝宗告诉记者,市民平时喝的自来水都是在检测周期内各项指标都合格才能出厂的。菖蒲泉的山泉水中的矿物质含量需要检测后才能知道。山泉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体裸露于地表,易遭受外界污染。如果水体不洁或者受到污染,也会引起相关的介水传染病。如果水体中含有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物质,也会引起急慢性中毒等,所以不建议大家直接饮用或长期饮用。
责任编辑:陈思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