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半年报 难追的“茅五”,难突破的高端市场
发布时间:2021-09-03 10:29:38 | 来源:新京报 | 作者:薛晨
日前,各大白酒上市企业的2021年半年报已公布完毕,与白酒股“惊心动魄”的涨跌变化不同,白酒企业的排名和业绩“涨跌”多在业界预料之中。
“茅五”一骑绝尘
尽管一些投资者会对贵州茅台个位数的业绩增幅有些“微词”,但从数据上来看,竞争者们与贵州茅台、五粮液这些头部企业的差距仍然很大。
今年上半年,19家白酒上市企业,共实现1552.87亿元的营收,其中,贵州茅台、五粮液各占31.61%、23.67%。上半年,贵州茅台实现营业收入490.87亿元,同比增长11.68%,净利润实现246.54亿元,同比增长9.08%;五粮液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367.52亿元,同比增长19.45%,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21.60%。
今年上半年,营收突破200亿元,净利润迈入百亿阵营的仅有这两家。位列其后的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与“茅五”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以数据排名第三位的洋河股份为例,其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55.43亿元,不到五粮液营收规模的一半,净利润实现56.61亿元,同样低于五粮液132亿元的净利润规模。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茅五”所占的份额比例有所减小,根据2020年年报公布的数据,19家上市白酒企业中,贵州茅台与五粮液的净利润合计为666.52亿元,其余酒企合计249.945亿元(未包含顺鑫农业),“茅五”以外上市酒企的净利润仅为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净利润合计数的38.13%;到2021年上半年,“茅五”净利润合计为378.54亿元,其余酒企合计195.33亿元(未包含顺鑫农业),占“茅五”净利润的51.6%。
白酒消费场景的恢复让一众白酒上市企业缩小了与“茅五”之间的差距,但也有观点认为,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白酒消费场景缺失给众多白酒企业带来增长压力,除了贵州茅台与五粮液以外,其余白酒企业营业收入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2021年上半年这些白酒企业实现高增长,一定程度上也因为2020年同期基数过低。因此,贵州茅台与五粮液尽管本次业绩增速并不突出,但其业绩增长的稳定性是有保证的。
这恰恰体现出目前白酒行业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高端白酒市场,贵州茅台、五粮液已经具备了足够的市场号召力和抗风险能力。
高端产品拉动作用凸显
纵观2021年半年报,在高端产品领域有着较强号召力的酒企,其净利润表现依然强势,而处于产品线低端的品牌,保持营收规模优势的同时盈利表现并不突出。
2021年上半年酒鬼酒实现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37.31%,净利润实现5.1亿元,同比增长176.55%;而营收规模与之相近的老白干实现16.52亿元,净利润则仅有1.24亿元。老白干的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同样低于酒鬼酒,分别为10.61%与6.1%。
业内人士认为,酒鬼酒与老白干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端化趋势下,品牌核心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发展状况,已成为决定酒企规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酒鬼酒目前发力的核心品牌为内参系列及酒鬼系列,定位为中高端产品,其中内参更是作为酒鬼酒的高端旗舰品牌。新京报记者在京东酒鬼酒自营旗舰店内看到,酒鬼系列产品售价,横跨了200元、400元、500元乃至700元等多个价位段,而内参的零售价更是达到了千元以上。数据显示,目前内参系列占酒鬼酒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0.33%,而酒鬼系列的占比达到57.18%。
另外,此次半年报中营收规模以121.19亿元远超泸州老窖93.17亿元的山西汾酒,实现净利润为35.44亿元,而泸州老窖净利润为42.26亿元。有观点认为,泸州老窖旗下核心高端品牌国窖1573的市场地位为泸州老窖的高利润提供了保证。
业内人士认为,高端白酒具有较强的稀缺性以及较高的品牌壁垒,对于品牌形象塑造、增强消费者黏性、升级产品消费场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高端产品较高的毛利率使其成为酒企拉动业绩的关键动力。
责任编辑: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