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果吃多了为啥会中毒?
发布时间:2022-11-10 10:10:06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作者:李建
秋冬时节,街道两旁、小区公园里的银杏一树金黄,颗颗椭圆形的银杏果从树上自然脱落。银杏果药食两用,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等的作用,不少人将其捡拾回家晾晒去皮、炒菜煲汤。然而,因为食用不当导致中毒的情况也有发生。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情况?日常食用银杏果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黄建研究员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银杏果虽然具有一定食用价值,但因为含有银杏酸、银杏毒素、氢氰酸和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如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都有可能产生毒副作用。我国药典记载,经炮制的白果仁性味为甘、苦、涩、平,有毒(生食),并明确生食有毒。
黄建分析说,银杏树的果食主要由肉质外种皮、坚硬的中种皮(果壳)、薄薄的内种皮(衣膜)、胚乳(果仁片)和胚芽等组成。依次剥掉外、中、内三层皮,就是可以食用的银杏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白果仁。
新鲜的白果果仁色绿如翡翠,煮熟后为淡黄色或淡绿色,有轻微的苦涩味,趁热食用软糯可口;烘干的白果仁,含约60%—70%的淀粉、13%的蛋白质和3%的脂肪及微量营养成分,如固醇、维生素和、核黄素、微量元素和无机盐等。此外,白果还含有银杏特有的活性成分银杏内酯和银杏黄酮,适量食用,有益于改善心脑血管功能。
但是,除上述成分外,白果还含有银杏酸、银杏毒素、氢氰酸和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食用不当或过量食用,均有可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性反应。其中,银杏毒素是引起白果急性中毒的主要毒性物质。
白果中毒多发生在食用后3—4小时内,症状为发热、呕吐、腹痛、泄泻、惊厥、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少数人表现为感觉障碍、下肢瘫痪。食用白果后,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要立即催吐,然后口服牛奶300毫升或蛋清适量,并及时就医。
黄建提醒消费者,白果剥除硬壳后务必要加热熟透,最好用开水煮沸10分钟,白果剥除硬壳后务必用开水煮沸10分钟,脱去果仁外包裹的银色或浅棕色的衣膜,并抽去掉果仁中间的胚芽,然后再烹饪。如果是捡拾的银杏果,因银杏果实肉质外种皮中银杏酸含量较高,会对皮肤产生腐蚀,剥除外种皮时尽量戴上手套。
需要强调的是,白果绝不能生食,必须事先通过高温烹饪的方法去除白果中绝大部分的有毒成分,同时减少致敏性,保证食用安全。不同的烹饪方式,都要注意充分制备和加热处理,以消除或减少白果毒性。
一般来说,如果是用蒸的加热方式,需开水上锅,大火蒸十几分钟;若是煮,则要在水开后下锅煮10分钟;如果是炒菜,应事先用开水煮熟后再与其他配菜一起下锅。
要务必严格控制食用量。即使是熟制的银杏果,也不要过量食用。建议每次大人以10—20粒为宜,儿童不要超过5粒,婴幼儿不要食用。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