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餐饮布局地铁商业 规模连锁化成门槛
发布时间:2023-02-21 09:36:45 | 来源:北京商报 | 作者:刘卓澜 胡静蓉
地铁商业服务正变得多元化、智能化。近日,位于牛街地铁站B出口的煎饼果子机器人正进行试运营,7.99元、3分钟便能买到一个新鲜出炉的煎饼果子。据了解,这是由久秉AI餐饮研发的机器人,未来将投放到地铁站及医院、景区等位置。地铁商业正在被更多商业行业所看重,发展潜力正在被激发。分析指出,地铁商业的拓展、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城市便利水平。但如何提高技术、精细化运营以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是运营方需要思考的问题。
餐饮机器人进地铁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牛街地铁站发现,在牛街站B出口的下沉广场,出现了一个煎饼果子机器人,引来了不少市民的围观、购买。做面浆、摊煎饼、加鸡蛋、自动翻面、刷酱……煎饼果子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运作着,约3分钟就能做出一个新鲜出炉的煎饼果子。
机器人的电子屏显示,基础的组合有原味煎饼果子、火腿煎饼果子,售价分别是7.99元和8.99元,消费者可以依次选择是否加葱花、香菜、辣椒。同时,还可以搭配咖啡、橙汁、金桔柠檬饮料,整个组合约10元。
住在周边的一位市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大约一周前发现这个煎饼果子机器人,“第一次见到觉得很新奇,尝了一下味道也还不错”。据了解,这是由久秉AI餐饮与合伙人合作投放的机器人,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
这台煎饼果子机器人每天从上午7:00开始工作,只销售100份煎饼果子,一般到下午1:00左右就卖完了。久秉AI餐饮CEO于钦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近期排队购买的顾客多了起来,暂时调整为每人限购一份。正式运营情况下,一台机器每天能制作400张煎饼果子。
不仅会摊饼,未来机器人会做的或许不止于此。久秉AI餐饮的官网显示,久秉AI餐饮旗下还有肠粉机器人、小笼包机器人、烤红薯机器人,可以说是覆盖了多个种类。
地铁商业业态多元化
目前,煎饼果子机器人的合作方式主要是成为合伙人,分为城市合伙人、行业合伙人、普通合伙人和协作合伙人四种。于钦玮表示,“目前已收到约2000多台机器的预订,选址不限于地铁站周边,未来还将投放到医院、景区、学校等位置”。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发现,在机器人的侧面贴有久秉机器人(朝阳)有限公司、北京中农优汇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复印件。据介绍,北京中农优汇科技有限公司为久秉AI的合伙人,是主要针对地铁站相关的行业合伙人。
随着城市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稀缺,地下空间利用率的需求越来越高,地铁商业变得多元化、更便利。同时,地铁作为许多居民的通勤方式之一,给地铁站带来了巨大的人流,也为地铁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零售专家胡春才表示,“地铁站、公交站等特殊场所,有着人流量大的特点,且人群以上班、上学通勤为主,将自动化餐饮机器人投放到这些位置,具有一定潜力”。
近年来,饮料、鲜花自动贩卖机遍布各个地铁站,便利店亦相继入驻。2021年,北京地铁首家智能无人便利店试点在地铁7号线欢乐谷景区站开业运营。2022年4月,地铁4号线公益西桥站地铁站的出入口处新增鲜e家便民生活广场。据北京地铁方面介绍,在新一批地铁便利店相继入驻地铁站后,已经完成130处便利店、书屋、药店等便民服务设施的开业经营。
加快连锁化铺设
地铁商业是城市便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首席专家赖阳表示,自动化智能技术是商业的发展趋势之一,地铁商业服务设施的智能化将进一步提高城市生活的便利性。
智能化机器人的出现,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前期机器未规模化投放时,机器的维护、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企业需要尽可能地控制机器的设计成本,降低维护成本。”赖阳表示,长远来看,与人工经营相比,智能化机器的人力成本、经营费用相对低一些,且机器人有着标准化程度高的优势。
赖阳指出,“对于餐饮机器人而言,产品的品质是关键,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要做到足够的规模铺设、运营体系的构建,才能得到好的收益”。他表示,商业智能技术前期投入的难度、挑战大,当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成熟,技术的投入成本将越来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余便利店、贩卖机不同,煎饼果子机器人售卖的商品是新鲜的食品,卫生情况与产品口感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机器做工或许能比人工操作更规范、卫生,但对食材品质管控有很高的要求。”胡春才表示,“同时,人们多种多样的需求机器人能否做到满足、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运营商不断提高机器的技术水平。”
北京商报记者 刘卓澜 胡静蓉/文并摄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