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配料表应按规范标明
发布时间:2023-03-28 09:51:13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
食品包装上的成分和配料表是消费者作出选择的重要参考信息,也是法律法规要求必须详细标明的重要内容。然而,一些食品生产企业在成分和配料表上并未如实反映、清楚标明:有的故意隐瞒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尤其是非法添加或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的用拗口的科学名称替代日常称呼,让消费者不知所云;还有的将配料表模糊处理,比如用“香辛料”笼统概括产品成分等。种种乱象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前不久,辽宁葫芦岛市的郭女士从网上购买了一款面包,结果发现在包装背面的营养成分表中,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等竟然都是问号,配料一栏还赫然印着“保密”两个字。“一个面包的配料有什么要保密的?连各个成分的含量都没有,这不是明目张胆地糊弄消费者吗?厂商实在太离谱了。”郭女士说。
对此,北京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柴建刚律师表示,厂商这种行为涉嫌违法,“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成分或者配料表,以及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消费者遇到食品配料表没有标注完整的情况时,监管部门应按照法律规定给予相应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我女儿喜欢吃蛋糕、饼干之类的糕点。我发现有的食品生产厂家在配料表上含糊其词,不按国家规定标示成分,而是自造一些名词、概念,比如使用像‘0糖’‘纯天然’等字眼,混淆品牌名称与配料内容,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广东佛山市读者艾女士在来信中说,“建议食品监管部门加强对食品配料表的监督管理,要求厂商规范标示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保护消费者知情权,也方便消费者作出选择。”
山西晋城市读者郭建忠说,预包装食品种类繁多,每类食品、每个具体产品都有自己的特点,对于食品配料表的标注,政策上给予了灵活操作的空间,这是为了适应不同产品的需要,“但这并不等于生产厂家可以任意妄为。在加强企业合规、行业自律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采取更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保障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健康’。”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对食品最基本的要求,厂家必须认真对待。”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教师张逸群表示,我国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也不能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表的不规范问题有时正是生产厂家为了隐藏这些问题而想出的“花招”。“此类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跟进,同步更新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行业生产标准。各部门共同发力,才能守护好公众的食品健康安全。”张逸群说。
还有读者表示,食品配料表隐瞒造假等问题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消费者在维权时往往面临漫长的过程,时间长、成本高、维权难。对此,张逸群表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及时处理消费者的投诉,科学设计监管方法,多渠道、多层面充实监管力量,积极倡导食品企业自觉自律,不断夯实食品安全的保障基础。
《 人民日报 》( 2023年03月27日 07 版)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