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消费升级中的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3-08-09 09:19:36 |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 作者:佘颖
道歉、改配方、全部召回……登上热搜两三周之后,茉酸奶终于对“植脂末”质疑作出正式回应——在微信公众号发出的道歉信里,品牌方强调已研发出无植脂末、无氢化工艺、无人造反式脂肪酸的版本,并宣布已召回全部门店的旧原料。
这封道歉信仅2小时阅读量就突破10万,可见粉丝群体之庞大。但除粉丝之外,更多人可能还没有听说过茉酸奶。目前,现制酸奶赛道已接棒新茶饮和高端雪糕,成为又一个风口,而茉酸奶在全国已开设1000多家门店,可以看作喜茶、钟薛高的“接班人”。
茉酸奶以健康为卖点,而主打健康的商品大都不便宜。茉酸奶此前最出圈的新闻就是曾经询问粉丝,一杯新品榴莲酸奶是该卖68元、88元还是108元。注意,是一杯。
高价格应该匹配高品质。然而,至少从今年1月份开始,有网友质疑茉酸奶“卖高价还有植脂末”,有网友称自己“喝了5天胖6斤”,惊到了不少以为自己在喝“健康”“低卡”饮品的人。再加上网友爆出门店操作台上酸奶四溅、环境脏乱,一时间,茉酸奶遭遇了一场暴风雨。
对于茉酸奶这种走高端路线的品牌来说,质疑它卖价高、热量高的影响并不大,不会有太多人强求一个添加大量牛油果、榴莲等高热量水果的酸奶做到低价格、低热量。但是,唯独食品安全这个雷区碰不得、硬伤要不得。高端定位不只体现在价格上,消费者对品牌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面对消费者的担忧,茉酸奶的道歉来得迟了一点,但拿出的解决措施还算到位,效果如何还需观察。
道歉信中有一句话引人深思,“震惊于品牌关注度已有了如此规模”。的确,为什么有这么多消费者追捧30多元一杯的酸奶?这杯酸奶里,装着消费升级的哪些变与不变?
这两年,消费者对价格高度敏感,“超市刺客”的新闻屡上热搜。但之前恐怕没有多少人想到,一杯酸奶也能这么火。不算大众消费的赛道、一家尚未成为“顶流”的品牌,就能拥有上千家门店,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消费市场空间足够大,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变。
新消费品牌正源源不断冒头。滑雪领域,成立不到3年的新品牌AWKA年销售额已过千万元;在潜水这个新兴行业,WATERTIME、gull、tuo等品牌崛起,推出近视深潜泳镜、潜水飞行器等新品;还有能种花的香薰蜡烛“甜辣匠”、坚持手工制茶的“自是茶业”、做手工健康零食的“本宫饿了”……消费需求仍待提振的大环境下,消费在分级,需求在分化。适应越来越细分、专业的用户需求,国货依然坚持探索品牌升级之路,也得到了目标受众的认可。
从钟薛高到茉酸奶,一浪接着一浪的新品牌用亲身经历证明,消费者对更佳品质的追求是一条稳定向上的主线,只不过代表消费升级的品牌会围绕主线起伏。如果不能在属于自己的风口期建立起知名度和口碑,消费者的兴趣点就会迅速转移到下一个风口。
波浪式上升的过程中,消费者对于消费升级的理解正在起变化。见过了越来越多的好东西,见识了五花八门的种草术,现在的消费者心里有杆秤:可以接受贵,贵在高品质;也可以接受便宜,便宜在性价比。无论是几元一杯的咖啡,还是几十元一杯的酸奶,都要为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乃至物超所值的体验。未来,中国还会继续诞生新品牌。这份来自消费者的真实反馈,值得每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品牌聆听。
商务部:7月24日至30日食用农产品价...7月24日至30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上涨0.2%。
商务部:7月24日至30日全国生产资料...7月24日至30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3%。
商务部:7月17日至23日生产资料价格...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17日至23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与前一周持平。
商务部:7月17日至23日食用农产品价...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17日至23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环比,下同)下降0.2%。
商务部:7月10日至16日生产资料价格...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7月10日至16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4%。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