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营养

规范使用保鲜剂是安全的

发布时间:2018-06-04 11:17:56 | 来源:人民日报 | 作者:申少铁

      近段时间,一则“香蕉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有网友认为香蕉浸泡的是剧毒致癌物甲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专家辟谣指出,甲醛的水溶液又称福尔马林,是有刺激气味的无色液体,而香蕉浸泡的白色液体是安全的保鲜剂,目的是进行杀菌保鲜处理,以便包装、运输和冷藏。

“保鲜剂按规定使用,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损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副主任钟凯介绍,保鲜剂又称防腐剂,一般包括两类物质,一个是灭菌剂,主要是防止果实储存过程中霉变腐烂,减少损耗;一个是生长调节剂,比如抑制果实成熟,避免营养流失。

钟凯解释,保鲜剂通常是白色乳化状物体,稀释到一定倍数的水中就成了白色的保鲜液。很多人对食品中的防腐剂不信任,其实,食品防腐剂有害是一种误解。食品中添加防腐剂,可抑制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以保护食物营养和外观。

相关部门发布的行业标准显示,商家规范使用抑霉唑、咪鲜胺等保鲜剂进行保鲜,效果好、毒性低,对食用者健康不构成威胁。

针对网友质疑的香蕉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对香蕉贮藏保鲜环节的监测数据显示,部分香蕉产品中不同程度检出咪鲜胺、异菌脲、甲基硫菌灵等保鲜剂残留,但残留量均在国家规定的限量范围内,可放心食用。

专家表示,违法滥用保鲜剂,会对身体产生一定伤害,例如亚硝酸盐过量使用在肉制品中,可能导致消费者摄入量超标,诱发急性中毒和癌症。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使用保鲜剂的行为。今年3月,山东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在白菜上喷洒含有甲醛成分的保鲜剂案件。4月,陕西省食药监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批次发酵酸菜样品因检出违规苯甲酸及其钠盐而上黑榜。“食品安全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对于违规使用保鲜剂的生产商应加大处罚力度,让他们有敬畏之心。”钟凯建议。

专家表示,水果、蔬菜可用水浸泡15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流水冲洗;蔬菜在烹饪前可以焯水30秒—1分钟,苹果、梨等水果在食用之前去皮。此外,尽量去正规的超市购买大品牌食品,远离杂牌和冒牌产品;在购买食物时,首选天然形态的产品,远离颜色过于鲜艳、味道过于浓郁的产品。

《 人民日报 》( 2018年06月01日 17 版)

责任编辑:陈思

528中国宝宝日 告别隐形失...飞鹤等20余家单位倡议设立“中国宝宝日”。【详情】

新时代 新春糖 第98届全国...3月22日起,第9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在成都举行。【详情】

2016中食协高研班暨品牌委...中食协品牌战略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邛崃举行【详情】

2015国际洗手日·滴露千万...2015年10月14日,在第八个国际洗手日前夕【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824913
投诉建议:010-88824913
电子邮箱:food@china.org.cn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