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聚焦315丨“奶茶第一股”或将上市,但是你手中的奶茶放心吗?

发布时间:2021-03-09 13:56:56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如今,奶茶已经成为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在奶茶经济带动下,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这三家头部茶饮企业纷纷传出上市传闻,其中奈雪的茶已经确认冲击“奶茶第一股”。同时,每次有关奶茶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总会引起大量讨论。喜茶、一点点、COCO都可、甘茶度等知名茶饮企业均曾被检出食品安全隐患。

一点点、喜茶、COCO都可等均曾检出食安隐患

近日,一则上海抽检知名奶茶店均存在卫生安全问题的新闻引起热议。

2021年2月2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日前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突击检查奉贤宝龙广场中部分奶茶店,包括茶百道、一点点、7分甜、熊姬以及COCO都可,上述店铺的卫生安全方面均存在部分问题。问题包括从业人员未办理健康证、后厨进门处物品杂乱、部分半成品没有盖子遮挡、部分食品原料未封口、水果与清洁工具混放、原料随意放置在桌面上,与杂物混放等等。

实际上在此之前,喜茶、COCO都可、甘茶度等知名茶饮企业均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

2020年6月,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启动“夏日冷饮”专项检测,抽检的16批次果茶(奶茶)和6批次食用冰。其中,喜茶旗下5批次产品抽检不合格,其中4批次饮品存在微生物污染、1批次食用冰菌落总数超标。

2019年8月20日,江苏淮安清江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部分餐饮单位进行突击检查。在位于中央国际新亚广场的CoCo都可奶茶店内,执法人员在原料库中发现了一只严重霉变的柠檬和一只腐烂的西柚。除此之外,执法人员还发现CoCo都可奶茶店存在食品安全管理员缺失、储物间摆放混乱等问题。在一点点奶茶淮安万达店,执法人员发现该店也存在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缺失问题。

2019年7月,茶饮品牌甘茶度被曝出用烂水果榨汁、徒手切水果等问题。7月5日北京市丰台区市场监管局根据举报,对甘茶度(大红门银泰百货店)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饮品店没有自制饮品操作规程,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栏中人员健康证明未及时更新,操作间水果(柠檬、橙子、苹果)未隔墙离地存放,食品原材料进货台账记录不完整,未能提供榨汁机等的消毒记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对全市甘茶度饮品店开展监督检查,目前已对甘茶度旗下4家门店予以立案调查。

除了现制奶茶外,市场上销售的多种预包装奶茶也都被检出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大部分为微生物指标超标。

2021年1月13日,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335批次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其中,标称湖南健之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烧仙草奶茶(生产日期2020/8/28,商标:健乐果园及图案,规格型号400g/杯),咖啡因和菌落总数项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咖啡因检出值为19.5mg/kg,标准值为≥35mg/kg;菌落总数检出值为15.6×10²;4.8×10²;9.0×10²;4.7×10²;9.0×10²CFU/mL,标准值为n=5,c=2,m=100,M=10000CFU/mL。

2020年12月4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51期)。其中标称安徽雅润食品有限公司(合肥)生产的四季春奶茶(奶茶固体饮料)(生产日期2020-07-09,商标:果遇茶及图形商标),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出值为180CFU/g,标准值为≤50 CFU/g。

同一通告中,标称合肥金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丝袜奶茶(生产日期2020-07-09,商标:SO+SAFEROES+图案),霉菌同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出值为70CFU/g,标准值为≤50 CFU/g。

2020年11月2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0年第40期)。其中,江苏千百美超市有限公司洋河新区中心店销售的标称南京秋之田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新乡市隆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茉香奶绿冷泡手摇奶茶(固体饮料)(生产日期2020-05-04),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100CFU/g|,标准为≤50CFU/g。

2020年9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通告423批次食品抽检情况。其中,包头市永盛成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五一店销售的、标称内蒙古蒙元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额吉奶茶(固体饮料、咸味,生产日期2020-6-10),蛋白质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0.36 g/100g ,标准值为≥0.5 g/100g。

另外,在同一通告中,内蒙古包头百货大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楼超市销售的、标称乌海市苏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奶茶(固体饮料、甜味,生产日期2019-11-10),蛋白质含量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检出值为0.24g/100g ,标准值为≥0.5 g/100g。

2020年9月1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0年第14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其中,泸水鸿富经营部销售的、标称河南好多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奶茶固体饮料(生产日期2020/5/1,商标:蜜雪皇后)检出蛋白质不达标。检出值为0.67g/100g,标准值为≥1.8×80% g/100g。

2020年8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关于467批次食品抽检情况的通告。其中,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包头钢铁大街分公司销售的、标称内蒙古蒙中牧场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蒙古古早奶茶(咸味)(生产日期:2020/1/1,商标:其味+商标+图形),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菌落总数检出值为11000;8800;12000;8800;11000CFU/g,标准值为n=5,c=2,m=10000,M=50000 CFU/g。大肠菌群检出值为15000;<10;6100;340;8100CFU/g,标准值为n=5,c=2,m=10,M=100 CFU/g。

茶饮行业受资本宠爱,头部企业冲击“奶茶第一股”

2020年以来,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的较大冲击,但茶饮行业却迅速从疫情中复苏出来。在2020年初秋,“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毫无征兆得火遍社交媒体,奶茶热潮甚至延伸至国庆假期。

喜茶表示,10月1日至10月8日期间,喜茶588家门店共销售约600万杯左右的茶饮产品。同时,奈雪的茶10月9日发布的《2020国庆中秋小长假奈雪的茶大数据报告》显示,小长假期间,奈雪的茶共售出340多万杯茶饮和160多万个软欧包。2020年10月8日,美团APP发布的《2020 十一长假生活消费报告》显示,仅长假前4天,平台的奶茶订单量就超过11亿。

据东北证券分析,从市场规模看,2019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600亿元,2015-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29.4%,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722亿元,2019-2024年复合增长率为 23.5%,同比保持较高增速。

奶茶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让茶饮头部企业受到顶级投资机构的追捧。

天眼查APP显示,2016年8月以来,喜茶一共获得过三笔融资,第一笔融资是来自IDG资本和今日投资的过亿元融资,2018年4月,美团龙珠资本和黑蚁资本跟投了4亿元,C轮融资来自于高瓴资本和Coatue,虽然具体融资金额暂未披露,但投后喜茶的估值或将超过160亿元。据媒体披露,喜茶又基本敲定了新一轮融资,投后估值约250亿元。

与此同时,奈雪的茶也已经历6轮融资,最近的一笔融资是在2021年1月4日,由PAG太盟投资集团领投1亿美元,这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130亿元。

而被称为奶茶界“拼多多”的蜜雪冰城也在2020年10月完成一笔融资,由龙珠资本、高瓴资本联合领投,融资金额为20亿元,预计估值在200亿元。

同时,以上3家企业上市的传闻也密集传出。有传闻称喜茶和奈雪的茶将于3月份在香港上市,而蜜雪冰城也在筹备A股上市。

对此,奈雪的茶已经在香港递交招股书,确认冲击“奶茶第一股”。而喜茶和蜜雪冰城则均表示公司目前暂无上市计划。

利润空间被压缩,马太效应愈演愈烈

虽然头部企业频频获得资本支持,但是实际上茶饮行业并没有想象中的暴利。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前九个月,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3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三年内累计亏损超1亿元。

新式茶饮头部企业主打“真材实料”,但也随之带来成本高企的问题。

根据其招股书,2020年1月至9月,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分别占总收益的38.4%、28.6%、15.2%,三项成本支出合计占总收益的80%以上。

另外,大量拓店、占领市场,更是进一步吞噬了茶饮企业的利润。

上文提到茶饮行业在疫情后迅速回暖,但实际上大量茶饮尾部企业在疫情中遭到了淘汰。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家,受疫情影响,茶饮企业新增速度放缓,但新增企业数量仍然超过2万家。在30万家茶饮企业中,停业、清算、吊销、注册的企业超过13万家,占比高达43%。

相对于头部企业,客流量暴跌、现金流压力、同质化竞争、运营能力不足,都可能是压死尾部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另外,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最强限塑令”也对茶饮行业带来巨大影响。

2020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2021年1月1日起,在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及各类展会活动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等塑料用品。市场上常见的塑料吸管及其他塑料制品正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餐饮行业从业者纷纷将使用已久的不可降解塑料吸管,更换成纸吸管或PLA(聚乳酸)可降解吸管。

但是环保吸管的使用体验频频被消费者吐槽。有消费者表示纸吸管喝热饮根本支撑不了几分钟,跟啃卫生纸芯一个味儿。PLA吸管虽然没有纸味,但有消费者表示,PLA吸管“才吸了一两口就瘪了,还无法复原”“遇热就扁”。

另外,改用环保吸管使得茶饮企业成本成倍增加。据吸管生产厂家介绍,塑料吸管生产成本平均为每支0.03元,纸吸管为每支0.08-0.09元,PLA吸管则是每支0.17-0.2元。有消费者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茶饮企业会通过涨价弥补成本上升的压力。

目前,新式茶饮行业正处在关键期,头部企业激战正酣,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各家茶饮企业均面临着同质化竞争、利润空间被压缩、食品安全等问题。融资上市是解决现金流问题的手段之一,但食品安全却是茶饮企业的立足之本。毕竟,比起谁是“奶茶第一股”,消费者更在意谁家奶茶喝着更放心。

责任编辑:陈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