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滚动

减盐食品能敞开吃吗?

发布时间:2023-03-30 09:42:38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作者: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李建)减盐是近年来的健康生活新风尚。市场上很多诸如减盐酱油、减盐榨菜、减盐蚝油等打上“减盐”或“低盐”标签的食品都颇受消费者欢迎。不少人认为减盐食品就是低钠食品,含盐量少,完全可以敞开吃。那么,这种认识科学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馆员阮光锋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普通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不一定低,恰恰相反,很多减盐食品其实属于高钠食品。

阮光锋分析说,目前我国对减盐食品的含钠量还没有统一标准,而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规定,宣称钠(盐)含量减少的食品与参考食品相比,前者钠含量必须减少25%以上。也就是说,减盐减的是相对的百分比,而非减到某个绝对值。如果对标食品含钠量过高,即使减少25%以上的钠含量,减盐食品的钠含量依然可能偏高。比如减盐酱油,虽然比市场卖的普通酱油盐含量降低25%,但酱油本身就是一种含钠量相对较高的调料。同时,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要求,每100克食品中钠含量小于等于120毫克方可被称为低钠食品。因此,减盐食品也不一定是低钠食品。

从实际消费情况来看,市面上有些减盐食品外包装的营养标签上,每百克食品含钠量甚至超过2000毫克,这个量已经和人体每日所需的钠含量(2000—2500毫克)十分接近。

另外,很多消费者注重口感,一些减盐调味品的减盐量一般,但口感却可能相对清淡,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做饭时放更多的减盐调味品,从而让消费者在不经意间摄入更多的盐。

阮光锋认为,减盐不仅要控制食盐、鸡精、味精、酱油等“看得见的盐”的摄入量,还要注意减少“隐形盐”,如酱油、酱类、咸菜等高盐食品中看不见的盐。此外,有些食品由于制作工艺的限制,含钠量往往较高,即使吃起来不咸,也不宜多吃,比如饼干、薯片等的钠含量,有些能占到成年人全天钠摄入量的1/3。

所以,科学减盐需要从源头做起,尽量购买低钠食品。消费者应重点关注食品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钠的含量,看清其单位是“每100克”还是“每份”;若单位是“每份”,则还要看清每份是多少克,以此来计算食品中的钠含量。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盐中的钠是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不可或缺的元素,对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摄取太少或缺乏会出现疲劳、虚弱、倦怠等现象。所以,减盐应适度,不可矫枉过正。


责任编辑:王琦

商务部: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略有下降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5.41元,下降2.7%,其中油菜、菠菜、生菜分别下降13.6%、12.9%和11.9%。肉类批发价格总体下降,其中猪肉每公斤20.61元,下降1.7%,牛肉下降0.1%,羊肉与前一周持平。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有所下降,其中鲤鱼、带鱼、鲫鱼分别下降1.5%、1.1%和1.0%。

商务部:上周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下降有色金属价格总体下降,其中锌、铜、铝分别下降2.4%、1.5%和1.0%。橡胶价格小幅下降,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分别下降1.2%和0.3%。化肥价格略有下降,其中尿素、三元复合肥均下降0.2%。

商务部:上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下降肉类批发价格小幅下降,其中猪肉每公斤20.96元,下降1.0%,羊肉、牛肉分别下降0.2%和0.1%。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5.56元,下降2.8%,其中油菜、西葫芦、菠菜分别下降16.0%、12.2%和12.2%。水产品平均批发价格有所下降,其中鲤鱼、鲫鱼、草鱼分别下降2.7%、1.4%和0.4%。

商务部:上周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涨有色金属价格小幅下降,其中铜、锌、铝分别下降0.9%、0.8%和0.2%。橡胶价格小幅回落,其中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分别下降1.1%和0.3%。成品油批发价格略有下降,其中95号汽油、92号汽油、0号柴油分别下降0.2%、0.2%和0.1%。

商务部:2月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小...2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2.2%。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2月份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2.2%。6种水果批发均价与上月持平,同比上涨11.3%。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