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阿斯巴甜或将出现变局 国产可乐有望弯道超车

发布时间:2023-07-17 09:58:58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阿斯巴甜靴子落地,可能致癌再次登上热搜。虽然抛开计量谈毒性都有点耍流氓,可是可乐还是悄悄的换掉了自己的配料表。可口可乐推出健怡可乐变体,用罗汉果和甜菊糖代替人工甜味剂阿斯巴甜,而且本款健怡可乐标志下方的正面和中间标有“植物性甜味剂”字样。

可乐的这一举动,业内解读为是为可乐在市场的转型和重塑做准备。如果人工代糖持续争议,那么可乐后面的市场可能就会受到影响。阿斯巴甜凭借高甜度、低热量的自身优势,自1981年被获准成为合法食品添加剂后,就被广泛应用在食品饮料等领域。次年,可口可乐推出了无糖版可乐,便使用了阿斯巴甜。

天然代糖会持续迭代增长

阿斯巴甜持续不断的争议中,消费者似乎无形中已对人工代糖消耗掉了信心,逐渐选择向天然代糖靠拢,比如赤藓糖醇、木糖醇、甜菊糖,罗汉果甜苷,以及糖醇等,他们或来源于水果和蔬菜中的天然膳食纤维,或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出来的甜味添加剂。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华霄教授称,“天然甜味剂和人工甜味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如果按照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来使用,可以认为都没有安全问题。但如果在长期摄入的情况下,可以认为天然甜味剂更健康,因为天然甜味剂已经在自然界长期存在,其结构更容易在各种代谢途径中被代谢掉,不会累积在人体内。”

在2022年,莱茵生物便曾指出,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主要产品为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今年6月,莱茵生物还与帝斯曼-芬美意公司续签了天然代糖分销的五年合同,由此可看出,罗汉果糖等天然代糖将抢占阿斯巴甜的市场份额,成为替代品,而这一切也早就有迹可循。

天然代糖和简洁配料表可弯道超车

天然代糖在国内最早使用的企业是元气森林,凭借天然添加和少添加成为年轻一代可乐的平替,这几年更是乘风而起,品牌力获得了很大的延展和提升。2022年,首次推出自己的可乐,因为不含防腐剂引发业内关注。之后,天然代糖的应用在中国市场遍地开花,农夫山泉、奈雪的茶,康师傅等也都投身天然代糖的选用中。

image.png

在提升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大前提下,像元气森林这样的很多国产品牌也必须通过提升成本,提升售价的方式来推进无菌生产,自建工厂,夯实实力。虽然也曾小规模被质疑,但逐渐获得了同样追求健康和消费升级的大众认可。

从持续使用阿斯巴甜,到去年爆出的在中国市场添加防腐剂,在其他发达市场不添加防腐剂等事件,跨国巨头们,显然还停留在对财报和利润的追逐上。

千亿级别的代糖市场正处于“风云变幻”中,究竟未来谁能取代阿斯巴甜,是当下市场普遍认为更安全的天然代糖吗?真正引发代糖市场热情的来源,是人们对更高端、更健康、更安全的食品、饮品的普遍追求。


责任编辑: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