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坐拥千亿元市场 调味品企业还能如何“掘金”

发布时间:2020-11-05 09:45:48 | 来源:中国商网 | 作者:马嘉

今年的调味品市场格外火,卖酱油、醋、味精、榨菜、酵母的企业今年前三季度都交出了好成绩。“卖酱油”的海天味业市值一度超6500亿元;“2元一袋”的涪陵榨菜净利润超6亿元;主打“零添加”的千禾味业再扩产61万吨调味品生产线;酵母界的龙头安琪酵母营收达约64亿元……下一步,这些调味品行业的新老选手将如何抢占千亿元市场?还能继续“顺风顺水”吗?

调味品企业集体大赚

酱油无疑是今年调味品市场中的明星,相关头部企业更是赚得盆满钵满。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等凭借酱油产品成为大赢家。

海天味业领跑调味品赛道,酱油成为其稳坐行业龙头的“杀手锏”。从前三季度的业绩来看,海天味业营业收入达170.9亿元,同比增加15.3%;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增加19.2%。其中酱油收入超过97亿元,约占整体营业收入的57%。不仅如此,今年9月,海天味业还曾以超6500亿元的市值成为股市亮眼的“明星”。

除了海天味业外,其他卖酱油的相关企业也收获满满。以“零添加”吸引消费者的千禾味业前三季度净利润约2.4亿元,同比增长63.67%。此外,千禾味业还将扩大产能,根据财报,其正在建设年产25万吨酿造酱油项目的二期和年产36万吨调味品项目。中炬高新旗下的美味鲜酱油产品前三季度收入超23亿元,同比增长9.39%。

今年前三季度,其他调味品在赚钱能力上也不容小觑。其中,恒顺醋业实现营业收入14.46亿元,醋的营业收入占到整体营业收入的62.38%;安琪酵母营业收入约64.26亿元,酵母的营业收入占整体营业收入的76.8%。“2元一袋”的榨菜也颇为“吸金”,涪陵榨菜营业收入达17.98亿元,同比增长12.09%;净利润为6.14亿元,同比增长18.47%。

调味品坐拥千亿元市场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消费者纷纷宅在家当起“大厨”。这一方面导致调味品的销量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也培养了消费者使用调味品的兴趣和习惯。

北京朝阳区一家物美超市的工作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消费者似乎不再抱着“逛着哪瓶算哪瓶”的心态选购酱油等调味品,来询问“零添加是不是更健康”“哪种含盐度较低”等问题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几款主打“零添加”的酱油产品都比较受欢迎。

今年,调味品市场借势崛起。据产业研究机构智研咨询数据,2019年我国调味品市场规模已达3345亿元,八年间复合增长率为7.5%。市场分析机构艾媒咨询预测,今年我国调味品市场有望突破3900亿元。

资本市场上,调味品企业的表现也很引人注目。截至目前,共有27家调味品相关的上市公司。今年9月,“卖酱油”的海天味业A股市值一度突破6500亿元,超越了“盖房子”的万科和“挖石油”的中石化,仅次于五粮液和贵州茅台。另外,还有中炬高新、安琪酵母、天味食品等11家调味品企业位列市值百亿元梯队。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调味品市场的规模持续走高,未来餐饮行业持续恢复运转,新生代人口基数越来越大,年轻人或更爱下馆子和点外卖,这块对调味品市场需求将更大。”

未来发展趋势难言乐观

一瓶酱油、一袋榨菜、一罐胡椒粉……调味品的单件售价均不超过十几元。宅经济红利过后,调味品的销量有所下降,相关企业能继续“顺风顺水”吗?

北京朝阳区一家物美超市的售货员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今年前五月,酱油等调味品的销量比之前要多出数倍。而近期,从销量上看,来超市买调味品的消费者确实少了。

从业绩上看,“增收不增利”或是调味品相关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榨菜龙头企业涪陵榨菜第三季度净利润仅增长3.01%。这或许也说明,对调味品企业来说,业绩或主要靠销量拉动,在价格上难有动作。根据海天味业财报,2017年至2018年其酱油单价同比分别增长5.5%、0.93%,今年海天味业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未有提价的计划。

调味品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同样充满“不稳定性”。今年10月,涪陵榨菜的市值单日最高蒸发近39亿元;今年9月,海天味业的市值较巅峰时期的6500亿元下跌了约28.8%。

业内人士认为,调味品在资本市场中的表现较为不稳定,后续将面临增长困境。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中国商报记者,酱油等调味品市场已经能看到天花板,相关企业的高估值预计支撑不了太久,未来发展趋势难言乐观。

调味品还能怎么卖

在业内人士看来,即使是风头正盛的海天味业,也难以阻挡调味品市场“天花板”的到来,相关企业均在寻找突破业绩增长瓶颈的途径。

消费者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日渐增长,高端产品或成为相关企业的发力点。以酱油为例,根据产业研究机构智研咨询数据,预计到2026年,高端酱油的市场占比有望突破40%。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作为百姓餐桌的必备品,已经上架销售的调味品调价幅度确实有限。但是相关企业会利用包装和品质来区分产品的价格段位,从而实现利润空间的提升。”

此外,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高知名度的调味品,这也挤占了调味品赛道的新选手们的生存空间。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今年调味品市场中,头部百家企业将占据30%至40%的市场份额。“消费者更偏向选择社会品誉度高的调味品,尾部企业或需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张毅表示。

宅经济或为调味品行业带来了新的消费需求。“家庭消费或将成为调味品消费的主力。对消费者而言,在家做饭要比外出就餐的成本低,购买调味品在家做饭要比去餐厅消费更为划算。针对家庭消费,未来更偏向原味、自然的调味品在市场中会更占优势。”张毅表示。

责任编辑:陈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