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探访北京限塑难点 超市连卷袋和外卖餐盒成“重灾区”

发布时间:2020-11-12 10:08:01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鹿杨 杨天悦

10日,市发改委等部门公布《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这意味着更严厉的限塑令即将落地北京。经历多年治理后,市民身边的“白色污染”依然令人头疼。记者昨天探访发现,超市里不限量的连卷袋、无处回收的外卖餐盒、商家强推的果蔬套盒销售等都是老百姓身边常见的塑料制品,也是目前限塑的难点。

超市连卷袋买一回菜要扯7个

上午9时,记者走进首开福茂宋家庄购物中心地下超市,在收银处,队伍中每名消费者的购物车里都有好几个透明连卷袋包裹着不同的商品。“我家就在附近,每天都会过来买菜,一次大概用5个塑料袋吧。”队伍中的黄阿姨说。

仔细看黄阿姨购物车里的商品,青椒、油麦菜、胡萝卜、两颗大蒜、一块五花肉,每种商品都分别装在一个连卷袋里。黄阿姨还额外撕了一个连卷袋,把几个已经装好商品的小袋子一齐装了进去,装肉的连卷袋上也另外添了一个袋子裹在外层。这样一算,黄阿姨买一次菜一共用了7个连卷袋。

自从超市塑料购物袋收费以来,这种免费的连卷袋就成了很多人的新宠,很多人随手一撕就是好几个。黄阿姨就用免费的连卷袋替代了超市收银处收费的购物袋,为的就是省下几块钱。

该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光蔬菜水果区域一天就得用50多卷直径足有两个巴掌宽的连卷袋。

果蔬精包装一根玉米裹两层

一根玉米一层透明膜、一层塑封装;一颗火龙果底下垫着一块海绵网套,再下边还有一块塑料板,最后被一张保鲜膜包裹住;甚至一块生姜都垫着一块泡沫板再裹着一张保鲜膜……这是记者走访多家商超看到的景象。

在方庄南路一小区底商超市里,货架上码放着一根根独立包装的玉米,每根玉米被真空包装后再装进经过精美设计的包装袋。

超市内水果区的包装比蔬菜更加“豪华”,塑料托盘、海绵网套、保鲜膜三件套少不了,而且很多都是独立包装。前来选购水果的白女士拿着被“三件套”包裹的一盒草莓说:“稍微买点水果,回家就能拆出一堆包装。您看这草莓,一盒也就十来颗,里面就垫了两块海绵垫,外加两层外包装。”

外卖塑料制品一顿饭要扔4种

外卖更是塑料泛滥的“重灾区”,除了塑料袋之外,塑料餐盒、保鲜膜、一次性塑料餐勺等也是外卖中常见的塑料制品。

为了保证粉面、盖饭等食物的最佳口感,许多商家还会把主食和汤汁、菜码儿等分别装盒,塑料餐盒也越用越多。但这些塑料餐盒是否可降解?是否可回收?许多消费者都不得而知,只好将沾有食物残渣的餐盒一股脑儿都扔进“其他垃圾”桶。

为了保证运送过程中汤汁不外洒,许多商家还会在盛装汤粥粉面的塑料餐盒盖子处加包一层保鲜膜,但是不少食客发现,这个“巧办法”开始被很多没有外溢风险的商家都学了去,而且保鲜膜越用越多。

外卖一次性餐具中的塑料餐勺也容易造成浪费。为了让外卖看起来更加“高大上”,许多商家都把过去简易包装的一次性竹筷替换成包含餐筷、塑料餐勺和纸巾的餐具套装。但记者多方询问后发现,大部分消费者吃外卖时通常只使用餐筷,套装里的一次性塑料餐勺经常会白白扔掉。

尽管许多消费者愿意为环保“牺牲”一点便捷,但部分商家还是没能配合好。“最近几天连续点了3次外卖,每次都选了无需餐具,但还是餐餐都送来了。”刘女士说。

责任编辑:陈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