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归,鲜肉出粽:膳博士五大新品匠心包裹舌尖佳遇
发布时间:2022-05-20 14:31:41 | 来源:大众网 | 作者:
人人都说嘉兴美。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描画出了得天独厚的水乡画卷,也孕育出了独特的美食文化。传承百年的嘉湖粽,就曾惊艳了一代代美食爱好者的味蕾,为嘉兴这座粽子之乡增添了一抹唇齿留香的鲜味。
5月18日,膳博士鲜粽发布会正式举办,“嘉兴黑猪+嘉湖百年工艺”制成的地道嘉湖粽强势回归美食圈,儿时的美食记忆不再遥远。
五大新品惊喜亮相
百年工艺打磨鲜粽界美味“天花板”
在本次新品发布会上,膳博士隆重推出了五款新品鲜粽。两位产品官分别从传承与创新两个角度为大家进行了新品介绍:真材实料的黑猪五花肉粽,以整整70克肉馅的饱满分量攻陷顾客味蕾;肥瘦相间的黑猪梅花肉粽,是梅花肉爱好者的最佳选择;肉中无筋的黑猪豚尖肉粽,赋予了鲜粽更加细腻柔嫩的口感;独特的乌米赤豆粽,用一颗颗软糯的红小豆搭配乌米带来了唇齿留香的绝妙回味;尤其是这次独创的黄金三两软骨粽和Q骨粽,充满Q弹脆爽的舌尖创意。不同部位黑猪肉的随心搭配,满足了不同口味鲜粽爱好者的美食需求。
这是膳博士在鲜粽产品研发上的又一次创新。为了解锁嘉湖粽最地道的美食密码,膳博士以“独创、复苏、传承、日常、创新”五大关键词为标准,对每一只鲜粽都进行了品质把控。
独创,将食补理念融入鲜粽制作。从强筋健骨的软骨粽,到有利于儿童补钙吸收的Q骨粽,赏味之余亦能兼顾健康。
黄金三两软骨粽
Q骨粽
复苏,让80年代嘉湖街头流行的鲜肉粽技艺重新回归。鲜肉现包代替冷冻长存,儿时的香糯回忆再次让舌尖留香。
传承,采用被称为“贵族粽”的嘉湖百年枕头粽工艺,不使用任何化学添加剂,地道的老底子带来口口有馅的满足感。
黑猪豚尖鲜肉粽
黑猪梅花鲜肉粽
日常,引领鲜肉粽从特定的节令美食走向日常餐桌,打破端午节才能吃粽子的固有印象,留住享受美食本身时那份简单纯粹的心情。
创新,则用现代产业视角赋能传统美食行业,实现了“技术上的锁鲜工艺、物流上的鲜制速达、模式上的常态销售”三大“秘密武器”的叠加。
黑猪五花鲜肉粽
如今,膳博士的嘉湖粽产品满足了盒马鲜生、叮咚买菜、美团买菜等多个平台的供应以及部分地区的团购业务,当天下单,隔天就能收到美味,任何时候都能方便、快捷地开启一场舌尖上的美妙怀旧之旅。
匠心独蕴挖掘鲜粽故事
以传承与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风味传承,味美中国。创建于2003年的膳博士,一直致力成为中国黑猪产业的引领者与肉食普及者,创造更美味、更营养、更健康的肉食产品。精心打磨的嘉湖粽,就是膳博士“美味版图”中的一部分。
为了让传统美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膳博士将一只嘉湖粽的美味故事挖掘到了极致,发布会上,青莲食品副总裁方昉娓娓道来,以“一只鲜粽”的故事,带大家走进膳博士与嘉湖粽的光阴传奇,展示了膳博士“食材贵真、工艺贵鲜”的产品理念。
在传承百年工艺的同时,膳博士也通过品类创新拓展了产品的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来自各行各业的大咖们以膳博士的鲜粽产品作为主题,通过产业创新、文化传承、黑猪育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享交流。“大咖论粽”通过走在行业前列的敏锐嗅觉,以更大的格局和视野探讨产业发展,美味之外,更有思想上的交锋。
除了研发好产品,膳博士也承担着一个现代企业的社会使命。在现场,膳博士团购业务负责人分享了膳博士的暖心义举。他介绍,4月11日到5月11日期间,膳博士已经给上海发出了1040000只粽子,助力上海抗击疫情,渡过时艰。在现场,膳博士抖音小店也上线了上海尝鲜套餐,希望通过这抹舌尖好味,让上海市民度过一个温暖的端午。
倾注真诚与思考,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专注每一个细节的打磨,未来,膳博士将继续用匠心品质,赋予鲜粽更多内涵,用传承百年的工艺,为人们当下生活带来更多美味享受。
【广告】(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