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结了块的奶粉还能喝吗? 专家答疑解惑

发布时间:2022-06-17 10:42:06 |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 作者:李建

日常生活中,宝妈们常常碰到奶粉结块的情况。这些小粉末怎么就变成了“大疙瘩”,结了块的奶粉还能喝吗?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研究员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应该搞清楚奶粉为什么会结块,然后再结合具体情况判断能不能喝。

第一种情况是“假性结块”。有时明明是包装完好、新开封的奶粉,但打开后却发现里面有些小块,用勺子或筷子轻轻拨弄一下,奶粉就能散开,这种情况就是“假性结块”。

假性结块的原因一般有两个:运输、储存过程中,由于震动、碰撞导致奶粉颗粒相互摩擦形成的静电吸附;奶粉静置时间较长,比如一直放在货架上没有动过等。对于假性结块的奶粉,宝妈们不用纠结,完全可以安全食用。

第二种情况是冲泡过程中的结块。这种情况其实不是奶粉本身原因造成的,而是冲调的方法不对。

正确做法是先往奶瓶里加入40℃左右的温开水,再按比例放奶粉,然后晃动奶瓶,基本上就可以解决难以冲开奶粉的问题了。

第三种情况是奶粉“生虫”造成的结块。奶粉开封后,因为盖子没盖严、袋子没封口等储存不当原因,招来了小虫子。生虫的奶粉,可能是结块的,也可能是絮状物,这种情况下奶粉很可能已经变质,建议不要再食用。

第四种情况是奶粉受潮,这是奶粉最常见的结块原因。奶粉是很干燥的粉末,非常容易吸潮,如果空气湿度大,加上奶粉包装破损、开封时间较长,或者没有妥善密封等情况,就容易受潮结块。

有些受潮结块则是“好心办坏事”的结果。比如,夏天担心奶粉变质,将其放进冰箱储存。频繁取放时,温差导致奶粉罐内壁产生冷凝水。

如果奶粉仅仅是受潮结块,并且勺子碰一下就能散开,可以放心食用,不会影响营养与吸收,只是没那么容易溶解。但如果奶粉结块很硬,需要用力碾压才碎,建议不要再食用,因为可能存在微生物污染的风险。

想要尽可能避免奶粉受潮结块,钟凯建议消费者从以下几点入手:

奶粉开封前,仔细检查外观,确认没有破损、裂纹、凹陷等可能导致漏气的情况。如果有,要及时和商家或生产厂家联系。

奶粉开封后,尽量储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此外,不管是否开封,奶粉都不要放在冰箱里,奶粉放冰箱不能“保鲜”,但可能会“保湿”。

取用奶粉后尽快密封,如果奶粉勺沾了水,要擦干、晾干后再使用。同时,奶粉勺最好不要放在奶粉罐里,应该找个干净的地方放置。

责任编辑: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