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水含糖饮料“三色标识”
发布时间:2023-10-10 14:34:01 | 来源:扬子晚报 | 作者:
近日,上海市民在超市买饮料时发现,货架的饮料瓶被贴上了红、橙、绿三色的标识,这是上海试点运行的含糖饮料“分级”标识举措。记者了解到,含糖饮料是指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且含糖量在5%以上的饮料。
线上、线下都要设置三色标识
随着“0糖”饮料风靡市场,“控糖”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上海即将成为国内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
据悉,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包括三款,分别为“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红色标识)”“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橙色标识)”“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绿色标识)”。红色标识建议“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橙色提醒“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绿色标识指导市民“看懂营养成分表”,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理性选择饮品。
根据《征求意见稿》,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应用场景分为线上、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其中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包括预包装和现制现售含糖饮料场所。这意味着,奶茶店、咖啡店、餐厅、自动售卖机都纳入设置标识的范围。
《征求意见稿》表示,线上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应在电子菜单醒目位置设置红色、橙色、绿色三款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征求意见稿》正向公众征求意见中,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前。
此前的8月,上海嘉定等地的部分超市就已经开始挂起了含糖饮料的提示牌。有消费者表示,标识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购买含糖饮料的意愿,“看到提示牌之后就会想放下。”
元气森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上海市推行的含糖饮料分级管理措施表示欢迎和支持,这个举措有助于帮助消费者选择健康饮品,同时激励企业加强产品创新和升级。
含糖饮料不好卖了
目前市面上的含糖饮料是否有提示?10月9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南京一家便利店看到,可乐、雪碧、芬达等均推出了“无糖”版本,并在瓶身上标注,传统“含糖”版本也一起陈列,供消费者选择;大乌龙、三得利乌龙茶均醒目标注“无糖”。除了大量“无糖版”饮料,超市里还有多款“低糖”版饮料,以奈雪果茶为例,配料表上写着“低糖:桂林罗汉果4.8克”。店员对记者表示:“含糖饮料不好卖,大家都喜欢无糖低糖的。”
记者也了解到,2022年12月30日,新加坡宣布开始实行饮料分级制度,根据每100ml饮料中的含糖和饱和脂肪量把饮料分为A-D四个等级,从A级到D级,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逐步增加。该标识中除了颜色区分,饮料的糖含量还以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形式清楚地显示在标签上。分级为“C”或“D”的营养级饮料必须在其包装正面贴有营养级标记(对于预包装产品)。
新加坡规定所有预包装饮料都必须标明饮料的等级,从2023年12月30日起,这些要求将扩展到拟在新加坡指定地点销售的新鲜制备饮料。在广告方面,所有媒体平台均禁止投放评级为“D”级的饮料广告。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