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餐饮企业纷纷闭店,入不敷出陷困境
发布时间:2020-02-13 14:21:24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因疫情突发,自1月25日起,全国范围内众多大型商场停业,多家连锁餐饮品牌宣布停业,部分地区政府还出台了禁止所有餐饮店铺营业的紧急通知。一时间,全国上下的饭店餐厅、大排档、美食街、烧烤摊、小吃店纷纷歇业。
2月12日,中国烹饪协会发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餐饮业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其中数据显示,大多数餐饮企业不仅无法营业损失惨重,还要承担多项成本费用支出,更是雪上加霜,入不敷出。
疫情期间平均每家受访餐饮企业主要成本费用情况:
1.储备物资过期损失
按照以往惯例,春节期间,餐饮企业一般会准备平常3—5倍的备货量。还要承担提前储备的食材过期的损失。主打现做现卖、食材新鲜的餐饮企业损失更为惨重。而以成品半成品为主的中西式快餐、小吃类餐饮企业,其部分库存由于包装保质期时间较长,库存损失相对较小。
2.房租人工成本等固定支出
尽管大多餐饮门店闭店,但依然要承担房租、人工成本、水费、电费、折旧等固定开支。为了稳定员工,保证营业门店正常经营,很多餐饮企业还给员工发双薪和每日出勤补贴等。就算是关闭歇业的门店,也会负担员工的食宿等费用。
3.疫情防治物资采购成本
自疫情爆发以来,很多餐饮企业积极调动资源采购大量防护物资,努力满足企业自身的口罩、测温设备、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治物资的供应,既是为保护企业员工,也是保障仍在营业的门店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心的餐饮服务。此外,有条件有能力的餐饮企业还为武汉支援物资,有的还在各大城市免费赠送,甚至启动国际采购途径。
除去以上多项成本费用支出外,餐饮企业依旧面临着种种难题:
外卖业务难以为继
疫情防控期间,餐饮服务堂食量大幅减少,有的企业寄希望于外卖外送能增加收入,23%的受访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继续提供外卖外送业务,但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居民外卖订单量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各小区对外来人、包括送外卖人员管控严格;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需要向外卖外送平台支付佣金,而91%的企业表示平台佣金费率并没有优惠,甚至还有2%企业表示佣金费率有所提高。
企业现金流紧张
疫情爆发于春节期间,餐饮企业大量现金已投入到春节前工资奖金发放,以及春节期间的储备食材物资中。作为一个较强依赖现金流的行业,餐饮业将逐渐陷入现金流短缺的危机。受经济和市场的影响,如果经营持续不见好转,大多餐饮企业三个月之内就可能会出现资金链紧张的局面,面临无法支付供应商货款、物业房租、员工工资等迫切困难。
企业融资贷款较难
为了缓解现金流紧张危机,餐饮企业首先想到的就是向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但是,对传统金融机构而言,餐饮企业、尤其是中小餐饮企业并不属于优质稳定的客户,餐饮企业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具有一定的困难。而在当前危机下,餐饮业能借到钱的其他渠道并不多。
责任编辑:陈思每吨500元,浙江对省内鲜奶收购加工企...2月11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财政厅联合发文,决定对全省家禽和生鲜牛奶重点收购加工企业实施临时补助政策,每吨鲜奶有望获得一次性补助500元。
上海:家乐福所售黑鱼检出禁用兽药 永辉...抽检样品共计776批次,其中不合格3批次。
1月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2.2% ...2020年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连续5个月回升,创2012年6月以来新高。
2月第1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下降5....2月3日至7日CCPI为143.84点,比春节前一周下降7.8点,降幅5.2%
青海:狠抓“菜篮子” 疫情防控和农牧业...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坚持疫情防控和农牧业生产“两不误、两促进”,狠抓“菜篮子”农产品生产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战和经济社会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障。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