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多省出台“禁塑令”时间表 塑料包装用何替代?

发布时间:2020-08-26 09:41:21 | 来源:央广网 | 作者:杨森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下个月开始,广东省发改委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其中提到,到今年底,广州、深圳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和各类展会活动,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全省快递禁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到2025年,珠三角城市基本实现塑料垃圾零填埋。今年以来,海南、广西、江苏、陕西等多地陆续出台了“禁塑令”的时间表。

今年1月份,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曾提出了三步走的时间表:到2020年底,将率先在部分地区及部分领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到2022年底,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消费量明显减少,替代产品得到推广;到2025年前,国内将逐渐限制、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和酒店一次性塑料制品和快递塑料袋等。

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能否带来可替代材料的应用变革?新的塑料可替代材料市场准备好了吗?

以塑料吸管为例,2021年1月1日起,在全国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浙江义乌市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是吸管制造行业的领军企业,董事长楼仲平表示,双童公司先前对这一政策已经做了准备,甚至可以说是等待“靴子落地”。楼仲平说:“2017年的时候,我们认为中国的禁塑是势在必行的。我们从2006年开始就研发可降解的吸管,甚至说我们是在等待这一天到来,十四五年的等待过程中,可降解吸管的销量并不大,到2017年欧盟开始限塑之后,可降解吸管的销量逐渐大起来了。”

楼仲平说,在技术上,可降解的聚乳酸吸管完全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10多年过来这个产品实际上是很成熟的,所有的企业只要拿得到这个材料按照2014年发布的标准,它完全在技术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我觉得从技术角度来讲,它不应该成为一个瓶颈。”

不过,楼仲平也直言,聚乳酸吸管或纸质吸管在成本上仍然高于传统的塑料吸管,因为它们背后的资源效率比塑料吸管更低。他认为,环保的生活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可降解吸管也只是目前企业转型的一个方向,减少污染的根本还在于减少使用。在整个行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洗牌。楼仲平说:“从社会的角度来讲,它必然会给产业带来一个短期剧烈的阵痛。这种阵痛我认为是市场给予行业的一种必然的治理,这种治理一定程度上会优化产业发展,推动行业进步。”

在谈到塑料制品的替代问题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强调,我们治理白色污染的过程中,并不是将所有的塑料制品替代掉,关键在于规范的管理,进一步减少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刘建国说:“从国家发改委的政策来看,是禁限一批、替代一批,然后规范管理,其实规范一批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其实是在区分不同的场景。这些东西确实要产生,但是产生以后,我们怎么让它回到循环利用渠道中去。如果实在回不去的,能否进入废物处理的系统中去,不至于泄露在环境中。所以我觉得对于产业的影响,其实是全面的,对所有产业来讲都是一个转型升级的机会。”

《新闻纵横》编辑梳理发现,目前市场上最受关注的替代产品主要是聚乳酸和PBAT。PBAT属于热塑性生物降解塑料。目前已有多家上市企业公开表示公司在可降解塑料领域有新的计划,并有多个相关项目落户各地产业园。

有分析指出,仅考虑快递、外卖等4大领域143万吨的替代需求量,如果按吨平均售价2.5万元计算,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58亿元左右。未来两年,将迎来我国可降解塑料产能投放的高峰期,但由于可降解塑料生产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目前整个行业开工率还维持较低水平。行业主流观点认为,塑料污染治理并非一蹴而就,可降解塑料替代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责任编辑:陈思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