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北京多家超市可降解塑料袋售价翻倍 顾客大多自备购物袋

发布时间:2021-01-14 10:00:11 |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去年12月底开始,北京最严限塑令“京十条”落地,商场、超市等零售业门店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鼓励使用可重复利用的购物袋。近日记者走访发现,京城多家大型连锁商超已经全面更换可降解塑料袋,售价多在每个0.6元至1.2元,比此前的普通塑料袋翻倍。价格信号引导之下,多数到店购物的顾客已经自备购物袋,但部分消费者多拿果蔬区连卷袋的现象明显增加,成为商超限塑的管理难题。

收银台塑料袋价格涨用量降

右安门附近超市发门店的收银柜台上,一张印有“生物降解塑料袋,绿色环保我先行”字样的宣传单非常醒目。宣传单提示:依据国家规定,2021年1月1日起,北京超市发所有门店全面推行使用“生物降解塑料袋”。“现在小袋6毛,大袋一块,确实贵了点儿,但采购价都在涨,没法儿再便宜。”收银人员说。

在这家超市,过去普通塑料袋的售价为小袋0.3元,大袋0.5元。这意味着,更换为可降解塑料袋后价格直接翻倍。

塑料袋涨价不只超市发一家。记者走访了解到,物美超市各店原价分别为0.2元和0.4元的中号和大号塑料袋,如今已经涨至0.6元和1.2元;盒马鲜生各店原本售价0.4元的中号塑料袋已经涨到0.6元,大号塑料袋则涨到1元。

除了大型商超塑料袋价格翻倍,部分小店也开始对塑料袋明码标价。菜户营附近的盒马超市门口,一家售卖烤冷面和煎饼的流动小摊也在玻璃上贴出“塑料袋0.1元1个”的提示。“商场要求我们对塑料袋收费。”摊主说。记者注意到,这家店使用的还是普通塑料袋,因为售价便宜,不少消费者还是愿意买个袋子把食物带走。

市民嫌可降解塑料袋不结实

超市塑料袋涨价,确实让不少消费者转向自带环保购物袋。

“更换可降解塑料袋之前,每天差不多能卖出100多个,最近一段时间每天也就卖四五十个,少了有一半。”物美超市大兴店一处收银台工作人员说。但可降解塑料袋的厚度和硬度普遍比传统一次性塑料袋低,拿在手里“软塌塌”的,许多市民在使用可降解塑料袋时,也遇到过破漏的尴尬情况。

昨天下午,在物美超市新华联家园店门口,市民王女士刚从超市走出来,手里拎的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就破了个洞。“这种新塑料袋不结实还容易破,真想不通怎么能卖这么贵。”王女士说,以后可不敢拿它装重物,“还是得在包里备一个布袋。”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限塑新规落地,自备购物袋的消费者明显多起来了。昨天下午,成寿寺一家物美超市的收银处,正在排队的5名消费者,有3名都自带塑料袋或布兜。在右安门超市发门店,10多名结完账离开的消费者当中,有六七人都自带购物袋,买得少的人直接将商品拿在手中,手拎可降解塑料袋的只有两人。

新型可降解塑料袋不够结实,是可降解材质的特性所致。目前超市发使用的小号可降解塑料袋上印有“全生物降解购物袋”字样,并标注承重为4千克。相比之下,过去售价0.3元的塑料袋最高承重可达20千克。

记者获悉,相比传统塑料袋几百年才能自然降解的破坏力,可降解塑料袋的环保程度明显提升,但在自然环境下的降解速度依然缓慢,因此消费者还是应该尽量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即便是在温度55摄氏度以上,氧气丰富,含水率60%的工业化堆肥条件下,可降解塑料袋也需要大概1到2个月的时间完全降解,但目前的垃圾处理设施中并没有这样的条件。”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介绍。

免费连卷袋成了“替代品”

由于可降解塑料袋卖得贵又“禁不住”,记者注意到,一些消费者开始钻起了免费连卷袋的空子,许多超市不要钱的连卷袋用得更快了。

在超市发果蔬称重区,两卷放置连卷袋的柜台旁已经贴出两张醒目的告示,一张显示“请您节省使用连卷袋”,另一张则明确“目前连卷袋只限散装果菜、水产、自制主食类、肉禽类商品使用,其它商品不再无偿提供连卷袋”。但记者注意到,部分消费者即使购物车里只放着一两样蔬菜,还是会一次性扯下三四个连卷袋。

“我们每天都提示顾客少拿袋子,用几个拿几个,可还是有不少顾客喜欢多拿一些去装别的商品或者直接带回家。”果蔬区一名工作人员说,最近开始提倡少用连卷袋以来,自己和同事甚至屡次因为劝阻顾客少拿连卷袋而遭到投诉。

除了在购物时盛装商品,还有消费者将连卷袋拿回家当垃圾袋用。但实际上,超市里食品级的连卷袋不论塑料用量还是质量都比专用垃圾袋高出许多,将连卷袋当垃圾袋用,无疑会造成更大的浪费。

数据显示,我国塑料袋消耗量每年在70万吨至80万吨,远远高出目前可降解塑料袋的产能。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还需要全民提升环保意识,自觉养成随身自带购物袋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陈思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