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2个馒头收2次打包费,平台、商家谁在侵权?
发布时间:2021-08-19 09:57:45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作者:宫宏宇
外卖订单42.2元,包装费4.9元,消费者小王在看到外卖结账小票时,边开玩笑边感叹道,“现在包装越来越贵了,都快付不起打包费了。”
而这4.9元的打包费,只比堂食多了两个一次性袋子、一个一次性手套、一个湿巾、一个跳跳糖、一个爱心贴纸。
外卖打包费问题正越来越被消费者诟病。
日前,永辉超市擅自收取1元包装费事件就成为热搜话题,网友纷纷留言:相比于商超的打包费,外卖、团购外送平台的包装费更是“重灾区”——价格高、套路多、每个单品都要收费。
随手打开各大外卖平台,大部分店家都设置了打包费。消费者每点一个单品,就要交一份包装费,单个包装的费用大约1-2元。
“离谱的是,某些店铺连赠品也要收包装费,包装费甚至比赠品的价值还要高。” 一位消费者反映。
让顾客尤为不满的,是外卖强制收打包费的现象。
“餐盒收钱还可以接受。一个馒头,用塑料袋套起来,竟然也要收1块钱打包费,买两个馒头要收两份打包费,让人不解。”一位消费者表达了对包装费成本和定价的疑惑。
经常给家中三口人定外卖的黄女士也表示,“一个鸡蛋收一份打包费,三个鸡蛋要收三份打包费,为什么消费者不能自主选择需要几个包装?三个鸡蛋不能放在一个包装里?这难道不属于一种浪费资源吗?”
对此,一位曾经营外卖店的店主坦言,许多远超出成本价格的包装费是为了盈利。“你以为那是包装价格,但它其实是商品价格的一部分,这些全都是商家的套路而已。”
如,在消费者看到商品的第一时间,额外的价格被隐藏了。原本值2块钱的东西,被拆成1块钱定价和一块钱包装费,给顾客造成产品低价的错觉,促进顾客选购和下单。顾客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却花了更多的钱。
消费者支付的包装费被谁赚了?有外卖平台工作人员向中新网表示,“包装费是由店家自己设置的,费用也是付给店家而非平台。”
不过,对于平台的说法,不少商家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包装费的问题,本质上是由外卖平台抽成太高和店铺间低价竞争导致的。
“每卖出一单,外卖平台要抽成20%-30%,店铺根本赚不到钱。我们又不敢在菜品上加价,只能增加包装费了。”开面馆的张老板称。
另,“平台要求做活动,大部分商家需要抬高价格再进行活动的满减,不做平台的活动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没有订单。”
张老板说,“包装费对大多数店家来说是无奈之举,是为了贴补损失做出的选择,不加包装费就要加菜价,对消费者来说都是一样的。”
“这种不合理收取包装费的方式在法律上已经构成变相的强制消费,商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不必要的服务。”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广童向中新网表示。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2020修订),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其提供的或者其指定的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对不接受其不合理条件的消费者拒绝提供相应商品或者服务,或者提高收费标准。”
如何才能解决包装费的问题?永辉超市事件热搜后,不少永辉超老顾客就表示,自己购买生鲜冻品,或者重量比较大的东西时,还是会主动花钱加个包装。“但擅自强制收取,太霸道,感觉被欺负。”
可见,商家收取打包费关键在于定价要贴合成本,以及给予消费者选择的权利,而不是采取侵权的强制方式。
责任编辑:黑龙江天意薯业马铃薯粉条铝超标 哈春晖...抽检样品349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
新疆晨成酒业清焰牌葡萄蒸馏酒甲醇超标新疆晨成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葡萄蒸馏酒(250ml/瓶,46%vol、清焰、2020-07-21),甲醇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8月第2周36个大中城市 30种蔬菜...猪肉零售价格小幅下降;禽产品零售价格涨跌互现;蔬菜零售价格涨幅缩小。
8月第2周食用农产品价格略有上涨 西红...上周(8月9日至15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同)上涨0.1%。
8月第2周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上涨 纯碱上...据商务部监测,上周(8月9日至15日)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0.5%。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