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营养

大家唯恐吃错了盐

发布时间:2021-11-15 11:21:12 | 来源:北京晚报 | 作者:吴楠

盐,百姓家中最常见的调料,如今也在货架上“竞争”起来。有减钠的、有补微量元素的、还有补充矿物质等一堆概念。望着摆满盐的货架,消费者仿佛在做一道“化学题”。

百“盐”缭乱之下,选盐真的重要吗?在营养学家看来,选对盐,远没有少吃盐重要。

市场

一个货架摆着七种盐

上午9点刚过,超市里的顾客不算多。推着购物小车,黎女士三拐两拐,走到调料品货架区。

一人多高的货架上,满满摆着的全是盐。没多加挑选,黎女士就把一包标价2块5的盐扔到购物车内,这也是货架中最便宜的一款,“买惯这一种了,加多少你好掌握,换了盐,咸了淡了拿不准。”

除了黎女士选择的“基础款”,货架上还摆着另外六种盐——竹盐、海盐、湖盐、加碘盐、低钠盐……从产地到成分均有不同。与此同时,几种盐的价格差距很大,以盐常见的350g到400g包装规格计算,销售价格从2.5元到14元左右,相差达到五倍。

在网店上搜索,盐的种类更多,除了竹盐等常见盐种外,还有“喜马拉雅粉盐”等高端款式,售价达到每瓶70元(约400g),与普通盐的价格相差数十倍。

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介绍,各种盐的宣传主要以成分、制法等作为区分。如一款售价十几元的“无碘海盐”,强调“××海盐由海水经阳光蒸发制成……承诺只为您呈现洁净的晶体盐粒”。一款竹盐则主打“三年生壮年竹材、松木高温烧制”“手工古法烧制”。

营养

靠盐补矿物质不现实

“别看只是盐,概念可多了。”一位消费者坦言,如今食盐除了常见的“补碘”概念,还有“低钠”“补钾”“补充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概念,普通人难以分辨其中的差别。网络上各种结论不一的文章,反而加深了消费者的恐慌感,“总怕吃错了盐。”

为了保证“安全、健康”,消费者用上了各种手段,如换着买、混着吃,甚至有受访者表示,为了完成“减钠”的目标,家中改用喷壶,先将食盐融化在水中,再喷洒在食物上:“可到底喷了多少,压根也没算过。”

事实上,虽然各类盐价格差异大、产地有区别,但细究其实际成分,无非都是氯化钠。

以一款价格为每包7元的“竹盐”为例,其配料表为“海盐、碘酸钾”,其中,氯化钠含量大于97(克每百克);而一款售价4元的“天然海盐”,其配料表为“精制盐,碘酸钾”,其中,氯化钠含量大于98.5(克每百克)。

换言之,无论消费者选购哪种盐,最终吃进肚子里的,几乎都只是氯化钠——如果再考虑到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其成分差异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

“竹盐是把盐放在竹子里,多次烧制,最后得到不那么纯的盐。”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介绍,虽然在制作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钾、镁、锰、钙等元素进入盐里,但考虑到其含量极少,无法与合理的饮食搭配所能提供的营养成分相比较。“盐的营养价值,和它的价格几乎没有关系。”

选择

“减盐”远比“选盐”重要

“海盐、湖盐、岩盐都是盐,只要氯化钠足够纯,营养价值上没有什么区别。”范志红建议,消费者在选盐时应按烹调需要购买,如腌制食物的时候用大粒粗盐,风味好而且有利盐分缓慢溶出渗入;炒菜的时候则应用细盐,避免增加钠摄入量。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与其纠结于选哪种盐,不如将视角放到如何“减盐”——也就是“减钠”上。

医学界的研究显示,高钠饮食是引发高血压等疾病的重要因素。“6克”,这个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建议上限值,也被公众所熟知。据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系列减盐宣传和措施后,我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仍达到9.3克,与推荐量还有很大差距。

范志红提醒,除了不追求“重口厚味”外,还要注意日常饮食中,“隐形盐”的摄入。如加盐制作的主食、加工肉制品、加盐零食等。

“对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选择低钠盐是明智的。”范志红介绍,如果在制作菜肴时保持放盐量不变,可以得到减钠25%的效果,只是需要注意,不能因为觉得咸味淡就增加盐的使用量。

责任编辑: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