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创新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模式
发布时间:2021-11-19 13:12:24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11月18日,无锡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合作正式签约。运用信托模式监管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无锡市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也为消费者预付资金撑起“保护伞”。
国内首创采用信托模式监管
近年来,校外培训机构预付式消费迅速发展,但退费难、收费不规范、机构卷款跑路等问题也逐渐暴露,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
据了解,在“双减”后,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多种校外培训资金管理措施,如:培训机构开立银行监管账户,预收资金汇至培训机构户名的银行账户,再对账户进行监管;缴纳风险保证金、资金查询、大额划款提醒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范作用,但也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如无法防范机构账户被查封、退费流程复杂等,而且,因为没有管理平台系统支持,教育主管部门也无法对培训机构执行“双减”各类政策法规情况实行更高效的在线综合监管。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双减”政策要求,无锡市教育局、市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国联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充分研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采用信托模式监管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的方案,运用信托独有的制度优势,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发挥制度优势保障资金安全
信托具有“财产独立、风险隔离”两大制度优势,无锡市将推行的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信托监管模式,正是发挥信托制度优势,创新服务社会治理的一次实践。
在该模式下,预收费资金独立于收付双方,可以有效保障资金安全,维护消费者和商户的合法权益。今后,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在线察看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招生、收费、授课等情况,实现实时管理。
国联信托相关负责人介绍,国联信托开发的教育服务信托系统与“灵锡”APP、无锡市民办教育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已实现对接,今后,家长课程查询、签约、缴费、退费、跑路举报均通过“灵锡”APP,国联信托设立“无锡市校外培训资金管理服务信托”,为家长开立信托资金专户,家长缴费直接进入信托账户,从根本上防范培训机构挪用、“跑路”。
国联信托作为受托人,在培训机构正常履行培训义务的情况下,按培训进度定期向其划付培训费。如培训机构“跑路”,家长可通过“灵锡”APP进行举报,举报后由教育主管部门核实,如教育主管部门确认出险,向国联信托发布指令,向消费者退费。
资金监管期间,国联信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信托专户中的存量资金进行低风险的投资管理。培训机构如正常履行培训义务,可获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的收益,如出险则收益归消费者所有。
向其他涉众预付消费领域推广
作为地方国有控股信托公司,也是无锡唯一的法人信托公司,国联信托一直坚守“受托人”定位,致力于发展成为有特色的专业金融服务商。在金融监管层提出大力发展服务信托、以受托人身份管理涉众性社会资金后,国联信托投入大量资源,研究探索多种场景模式下的服务信托,积极参与治理社会民生问题,履行社会责任。
据了解,国联信托在信托行业中第一家开发了预付资金管理信托系统,系统于10月19日已上线,10月20日,国联信托成立了信托业内首单教育培训资金管理服务信托。
此次无锡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合作签约后,无锡市将大力推动在校外培训行业全面实施,并逐步向体育健身、商业零售、房产租售等其他涉众预付消费领域推广,全面加强无锡市涉众预付资金管理,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
无锡市副市长秦咏薪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
责任编辑:湖南新梅山源浊酒、佰诺酒业大家闺秀系列...抽检507批次食品,检出不合格食品23批次。
青海天露乳业1批次天露牌纯牛奶检出禁用...标称生产企业为青海天露乳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天露牌纯牛奶β-内酰胺酶项目不合格。
老字号上海西区老大房鲍柠凤爪防腐剂超标...标称上海西区老大房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鲍柠凤爪(散装称重、2021-08-28)山梨酸及其钾盐(以山梨酸计)不合格。
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公司1批次纯燕麦片霉...标称内蒙古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纯燕麦片霉菌项目不合格。
上药集团旗下重庆天宝药业2批次蜂蜜检出...重庆天宝药业有限公司于2021年7月11日和2021年7月15日生产的蜂蜜(百花蜜)呋喃西林代谢物项目不合格。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