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茶事聚焦

聚焦中国茶产业T20峰会 共谋千年国茶创新升级

发布时间:2019-12-27 17:02:43 | 来源:环球网 | 作者:

茶之故乡,泱泱中华;发乎神农,兴于隋唐。在2019年12月21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茶产业T20峰会暨中国茶产业创新模式高峰论坛上,“复兴国茶,造福人类”更成为中国茶产业联盟的豪迈宣言。

在全国农技服务推广服务中心牵头下,本次峰会活动由中国茶产业联盟主办,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协办,中国茶产业联盟轮值主席单位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安溪县市场监管局、云岭茶业等承办,并在福建安溪县举行。

图片.png

奉献茶界思想盛宴,论道产业创新发展

中国茶产业联盟是由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157家大型茶叶企业集团及科研单位于2017年5月成立的茶叶组织。秉持做强中国茶的初心和雄心,2018年中国茶产业联盟一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决定,借鉴G20高端对话模式,创建周期性茶产业高端对话平台——The Best 20 of China Tea Industry(中国茶产业20强),简称T20。

中国茶产业T20峰会在政府部门、行业社团、科研单位与龙头企业之间建立了沟通桥梁和对话机制,将在引领技术创新、推进品牌建设、带动茶农富裕、促进六大茶系共舞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助推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在本次峰会上,百余位产茶区政府官员、行业领袖、著名专家学者及龙头企业负责人齐聚素有“中国茶都”美誉的安溪,围绕“弘扬茶为国饮,推进产业升级”主题,提炼出“国际茶日、健康中国、创新升级、品牌拉动”四个关键词,分享融合创新经验和前瞻思考,为中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推动茶产业同心同向、合力合作、携手奋进。

安溪县县长刘林霜在峰会上致辞时表示,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深深融入中国人生活,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安溪作为铁观音的故乡、全国最重要的产茶县,一直致力于成为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和中国茶文化传播的践行者。中国茶产业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风口,前景广阔。

刘林霜指出,全国茶界的大师泰斗、商业大亨、行业精英在峰会上齐聚一堂,为中国茶产业发展把脉支招,必将取得丰硕成果,为中国茶产业转型跨越、走向国际提供崭新发展思路和强大智力支撑。安溪也必将因此受益,站上发展的新起点!

努力传承中华茶文化,做当代茶产业的践行者和领头雁,这是安溪县政府领导的期望,更已纳入国家战略。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在致辞中表示,茶叶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滋养世人,绿化大地,致富茶农,振兴乡村。

据悉,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298.6万公顷,产量261万吨,消费量超过200万吨,出口36.5万吨,创汇近18亿美元,茶产业综合产值跃升至1000亿元,均创历史新高,在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创新业态和产品,打造品牌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宋建朝表示,产业扶贫、乡村振兴,茶产业功不可没,在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带动贫困地区农民增收脱贫、平衡农产品国际贸易和逆差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安溪县正是发展产业,扶贫致富,带头做强县域经济的典型代表,通过平台联盟,促进茶产业更上台阶。

随着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综合国力的提升,茶水作为健康饮品,更深地融入人们的生活。茶带来的是健康的生活品质,更让人们品味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片.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发表了题为《大健康时代下的中国茶发展机会》的主旨演讲,为这一发展趋势作了鲜明的解读。峰会期间他亲自发布的《安溪铁观音保健功效研究成果》,采用现代分析仪器,结合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现代药理学新理论与新技术手段,系统检测安溪铁观音的品质成分、功能成分和质量安全成分,研究证实了安溪铁观音的降脂护肝、调降尿酸、调理肠胃、抗炎清火等作用,并对其品质化学特点进行了权威诠释。

安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肖印章表示,刘仲华院士自2010年就开始带领团队系统研究铁观音的保健功能,而这次发布的成果是在原有基础上,对清香型和浓香型铁观音进行更深入研究所得出的最新成果。

借鉴高端对话模式,打造行业引领标杆

在本次峰会上,中国茶产业联盟轮值理事长、八马茶业董事长王文礼坚信,随着集中度的提升,中国茶产业会有航母级的体量。在他看来,T20机制可以让行业协同发展,往头部品牌集中,形成品牌势能,做到优中更优。他指出,T20代表中国茶产业的主流,但其成员在市场竞争中产生,决不会形成垄断。

图片.png

T20将凝聚我国茶产业核心企业的精华,在提高市场集中度的同时,提升我国茶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竞争力,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中国茶产业的影响力一定与日俱增。王文礼对此笃信。

国兴茶兴,与祖国一同崛起的中国茶必将诞生伟大的品牌!T20高峰论坛将作为聚拢茶企的公共品牌活动,促进茶行业积极发展。王文礼表示,八马茶叶作为理事单位,将以让消费者轻松买到品牌好茶作为目标,让天下人享受茶的健康与快乐。

中国好茶不胜枚举,王文礼现场发表了题为《千城万店让消费者轻松买到品牌茶》的主旨演讲,黄山毛峰、西湖龙井、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信阳毛尖、云南普洱茶、洞庭碧螺春、武夷岩茶、祁门红茶……被他一一点数。

不断富裕起来的消费者“不怕贵的,但要好的”。八马茶业为此设定了三步走战略:八马战略1.0——单品类战略,八马战略2.0——全品类战略,八马战略3.0——国茶八马战略。由此,八马不仅荣膺铁观音第一品牌,更连续6年成为铁观音原产地(安溪)纳税第一。其中,赛珍珠铁观音不仅实现了目标客户的差异化、口感差异化、品质差异化、品味差异化,更成为中国茶代表。

中国茶产业需要标杆企业,而在高质量发展这一政策要求下,T20机制无疑将打造越来越多的标杆,与会嘉宾对此达成了普遍共识。“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茶叶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一头连着上千万茶农。近年来,茶业在秦巴山区、武陵山区、大别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产业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带动以安溪、安吉、安化为代表的一批贫困县摘帽致富,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强劲引擎。

王戈表示,要准确把握我国茶产业发展现状,在生产端改革初见成效,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在消费端挖掘潜力,实现持续增长;优化结构扶龙头,培养有带动能力的龙头标杆企业与领军人才;久久为功抓创新,加快构建崇尚创新的氛围,鼓励创新的机制,专注创新的团队。严格执行“一稳定三提高”,即稳定面积,提高单产、质量和效益的产业发展方针,采取切实措施稳定茶园面积,促进产业发展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聚焦茶业“安溪经验”,抚脉茶都发展律动

一叶兴,百业旺。作为本届T20峰会的举办地——安溪,是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近半年来,“安溪铁观音”又是名声大噪: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安溪铁观音”品牌成为首个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的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安溪县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等。

安溪副县长肖印章表示,茶产业是安溪的民生产业、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安溪茶产业效益的逐步提升,安溪实现了从“全省最大国定贫困县”到“全国百强县”的华丽转身,成为福建省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的典型。

为提升行业集中度,安溪已经作出了成功的先行实践。面对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模式,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抵御自然、市场和质量安全风险的能力弱的现状,安溪县提出“小农户融入大市场、大合作、大体系、大培训、大金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促进小农户与现代茶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探索和实践。

在品牌打造方面,通过举办安溪铁观音大师赛、安溪开茶节等形式多样的大型茶事活动,从茶文化推广入手,以“安溪铁观音”区域公用品牌引领企业品牌,以企业品牌深耕市场,把产业、把企业、把茶农带进市场,带入农业产业化轨道。

在“茶旅融合”方面,率先打造现代化茶庄园,打响“海丝茶源·中国茶都”为代表的安溪特色茶文化旅游品牌,让“铁粉”们到安溪体验消费,旅游收入达12亿元,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肖印章表示,通过积极打造“一带一路”茶香通道,安溪铁观音已在欧盟等4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入选“中欧100+100”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产品清单,成为重大外交活动用茶。

目前,作为全国茶业界的标杆,安溪在福建乃至全国茶业中发挥着示范引领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茶业的变革崛起和茶文化的全面普及,带动了茶旅游、茶科研、茶创意、茶教育等产业百花齐放。

图片.png

据悉,作为安溪茶业形象展示的重要平台与窗口,T20峰会与会人员参观“云岭茶庄园”,并在“八马龙门工厂”举行安溪铁观音“茶王”品鉴活动,现场学习考察安溪及龙头茶企的茶业经验和成功案例。

本届T20峰会上,还发布了《中国茶产业联盟宣言》、启动“中国茶产业创新20强评选活动”及《创新中国茶》图书编撰工作、宣布了“国际茶日系列活动:1221天猫购茶节“开幕。

有诗赋云:海陆丝路,万里茶路。茶叙外交,韵满全球。茶有缘,饮有益。茶无我,业无界。和颜悦色中国茶,清纯淡雅和天下。祝愿中国茶产业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陈思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