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食品标签 保障消费权益
发布时间:2024-04-02 09:01:39 | 来源:中国商报 | 作者:
食品外包装上的标签是它的“身份证”,其上面记载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成分等信息是消费者选择商品的重要依据。只有相关信息标注得清晰、准确,消费者购买、食用时才能心里有底。
但在现实中,食品标签却存在着诸多乱象:有的食品标注不清晰、字体特别小,或者颜色几乎和包装袋一致,让人很难看清。此外,生产日期造假,配料成分漏标、乱标等问题也层出不穷。这些乱象即便不直接影响食品质量安全,但会给消费者造成误导。而如果生产日期、保质期标注不规范、不显著,消费者没有及时察觉,也会带来健康风险。
国家对于食品安全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法对标签事项进行了规定,《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也明确,标识应当清晰醒目,让消费者易于辨认、识读。可为何现实中还存在食品标签不规范甚至弄虚作假的情况?这除了部分厂商疏忽大意之外,不排除少数企业为了赚取不当利益,故意将标签制作成问题标签,也在于缺乏刚性约束和统一标准。
食品安全法虽然对标签应当标明的事项进行了明确,但具体如何标注没有明确的规范。《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的相关表示也比较宽泛,用怎样的格式、标注在外包装上的具体哪个位置,大多是生产商家自由发挥。
标签问题虽然是小细节,但同样和食品安全息息相关,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在食品标签上,对标注位置、使用表述、标注字体等内容,应该进一步明确,形成更加细化完善、便于消费者辨认的规范标准,让生产商家有据可依。同时,针对食品标签信息不清晰、不醒目,字太小、太模糊看不清等问题,在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中,要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规范的生产企业严肃处罚,形成严格的约束力,倒逼其规范标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地完善,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发布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对包装商品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规定,该办法附件中详细规定了法定计量单位的选择、标注字符高度、允许短缺量。此外,食品标签的规范可以探索更加低成本高效能的方式,例如太小的包装,可以用二维码的方式标注完整的标签信息,方便消费者扫码查看。
无论如何,食品标签是消费者做购买决策最直接的参考依据,是消费者对于自身食品安全最能直接把关的部分,也是政府执法和公众监督最可达的领域,理应做到清晰、准确、醒目。乱象不能继续上演,规范食品标签标注势在必行。只有综合施策,加强信用监管、联合惩戒,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从而实现多方共赢。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