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保障市民“菜篮子” 批发市场未停摆

发布时间:2020-03-09 09:33:29 | 来源:经济日报 | 作者:乔金亮

“这么多年,我们头一次遇上这么特殊的情况。”李忠跃是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鲜食玉米“销售大王”,已经干了快20年。说起今年批发市场的动态,李忠跃连连说“很特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为了保障市民的“菜篮子”,也出于保护家人健康的谨慎考虑,他已经一个月没回家了,一直在市场忙碌。

按照往年的经验,春节期间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日均交易量一般都会大幅下降,处于半歇业状态,李忠跃可以陪伴家人到农历正月初五前后。没想到今年农历正月初一下午,李忠跃就接到了超市打来的求援电话,希望能帮着供货。“我有几百吨的货在北京,从农历正月初二起,开始给超市正常备货。”从腊月到现在,李忠跃一天也没休息,每天能卖出各类蔬菜160吨至220吨。

同李忠跃一样,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不少商户春节至今都是在市场里度过的。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查,截至2月21日,接受调查的百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多数正常经营,因当地疫情防控措施原因暂时关停的市场仅5家,主要是茶叶、中药材、活畜和水产品等专业市场。

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主渠道,约70%的“菜篮子”产品通过批发市场流通。眼下,各省会城市重点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正常营业率达95%以上,从节日放假歇业的“半停摆”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有效缓解了部分主产区滞销卖难和城市“买菜难”的情况。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童伟介绍,为了维护市场稳定,新发地市场在从全国种植基地调集货源的同时,免收蔬菜进场交易费用,市场里的党员干部带头停休守岗,2000多家商户坚守阵地,随时跟进需求调配蔬菜、水果进京,每天上市量接近1.8万吨。目前,新发地市场95%的商户已经复工。

广东深圳的各大超市也面临着和北京相似的情况。疫情发生初期,一些消费者出于恐慌“囤菜”,大批量采购,需求旺盛。为了解决蔬菜库存量和供应量不足等问题,深圳市农产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商户沟通协调,仅用2天就实现蔬菜档口全面开业,用6天时间将蔬菜供应量提升至2.86万吨,迅速扭转了深圳市蔬菜供应紧张局面。

位于山东兰陵向城镇小郭西村的家瑞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上海市外延蔬菜生产基地。每年这个季节,合作社50%以上的蔬菜都要销往上海。不少村民选择去上海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做生意,泰远意就是其中一个。今年春节,他同样没有停工。得益于兰陵县及时为运菜车办理通行证,即便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候,他与产地的沟通也照样顺畅。

在疫情防控之初,山东寿光印发了《关于确保蔬菜购销车辆正常通行的通知》,最大限度畅通蔬菜运输的“绿色通道”,通过发放通行证、绘制购菜“路线图”,保证购菜客商“进得来、出得去”。据寿光蔬菜批发市场统计,1月27日至2月23日期间,寿光累计向全国供应蔬菜152492吨,其中地产蔬菜销售量累计达55837吨,日均销售量约1994.2吨。

产地不停工,终端对接同样在加强。辽宁省北镇市窟窿台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借助“万家农批”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采用网上下单、线上交易的方式,避免人员接触。1月25日至2月22日,平台日交易量700吨以上,实现日交易额200万元以上,极大地解决了市场供应问题。

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调查,目前除湖北等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返程商户尚在隔离期外,多数批发市场经营户已正常开业,主要蔬菜、水果及加工配送的经营户开业率达95%以上,有的批发市场商户已全部复工。随着产销链条各环节逐渐理顺,蔬菜流通将逐渐恢复到春节前状况。

批发市场的商户们开门做生意,市民的“菜篮子”才能拎得稳。数据显示,全国蔬菜交易2月中旬以来总体保持量增价跌态势,2月27日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批发均价为每公斤5.52元,比前一日下跌0.9%。北京新发地等7家综合批发市场畜禽产品、蔬菜上市量保持逐步增加趋势,蔬菜价格稳中有跌。

责任编辑:陈思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科学饮水 健康生活关注中国网食品频道饮用水专题。【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