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四个鸡蛋"就可入赘的神奇瑶寨 和元气森林也有关系
发布时间:2020-08-31 19:05:09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好女不出石墙门”,湖南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勾蓝瑶寨,流传着这样一句俚语,意即好女不嫁出勾蓝瑶,多是女娶男嫁的招郎(入赘)成亲,因此许多人把“勾蓝瑶”误称为“勾郎瑶”。勾蓝瑶寨自古以来还有“四个蛋决定一生”“四个蛋不打雷”的传说,在女人家里收到青年送的四个蛋后,同意这门亲事。可以在女家留宿了,直到生子之后完婚。而在生子之后,男子若不满意在女家的生活,可以不负责任地“溜之大吉”。村寨里还有座古戏台,已经矗立了三百多年,在古戏台前方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行文字,上面写着:“予祖昔居万山中,山勾联透,溪水伏流,色蓝于靛,是为勾蓝”,正是“勾蓝”这个名称的由来。
勾蓝瑶寨不仅历史悠久,还藏着很多神奇故事。
勾蓝瑶寨全景
隐匿万山的“世外桃源”
历史上,频繁爆发的攻伐都没有彻底攻破这座瑶寨的多重防御,这座瑶寨完全可以在封闭的状态下自给自足,生态模式自成一套。却也因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产业单一、缺乏宣传等原因,风情独特的勾蓝瑶寨属贫困村,一直乏人问津“无人识”。
8月30日晚,一期名为《青春在大地》的节目将这个美丽神秘的瑶寨推到了公众眼前。据悉,此节目为元气森林独家冠名。节目不仅呈现了美丽乡村脱贫的中国故事,也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为大众传递了信心和力量,让我们看到了榜样青春的故事。
《青春在大地》首播
现如今,勾蓝瑶寨正在大力发展以文旅宣传助推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目前已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安居乐业,而所谓的男子“溜之大吉”也应景成为了一种传说。
在勾蓝,我们能看见,白天乡亲们举行捉鱼、舞龙狮、拜门楼、祭祀“谷神”、广场舞等活动,晚上则进行流传千年的民俗文化表演。重头戏是“洗泥节”。
相传洗泥节起源于唐代,旧时,勾蓝瑶的田土离村寨较远,为方便生产,瑶民们在田地里盖起牛桩屋,一层关牛,二层住人。农忙时节,男人住在牛桩屋,每年农历5月忙完春耕才洗净脚上的泥土,回家与家人团聚,于是,每年农历5月13日便成了瑶民们庆祝男人辛苦劳作回家、夫妻团聚的洗泥节。
元气森林捐赠的民族服饰
文旅扶贫 深山瑶寨放异彩
据节目组介绍,元气森林了解到“洗泥节”民俗文化演出是目前勾蓝最吸引游客的民俗项目,而洗泥节晚宴最重要的演出少不了民族服饰。因此元气森林特地向村子捐赠了一批非常有特色的定制款男女民族服饰。元气森林介绍,他们希望村民们穿上崭新美丽的瑶族服饰,进行民俗演出、可以以文化演出这种形式拉动经济发展,走上持续致富的道路。同时,也希望瑶民们和广大游客通过洗泥巴这种节目,洗出心中的喜悦,洗出对丰收的期盼,洗出对天地的崇敬。同时也把中国千百年来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展示出来,让来村里旅游观光的客人一年比一年多,让养在深闺的勾蓝瑶村“有人识”。
作为中国新兴饮料企业,元气森林捐赠民族服饰只是其“守护美丽乡村”计划的起点,据悉,后续元气森林还将实打实真金白银地向乡村奉献爱心,持续向贫困村捐献太阳能路灯+铝合金道旗、助残物资(轮椅、肘拐杖、坐便器、盲杖、淋浴椅)、篮球场及多媒体教室等价值数百万的物资,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既能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也能让民俗演出变为致富乡亲的“金山银山”。
参与演出的瑶寨村民
文化需要传承,勾蓝瑶寨村落的历史文化更不能被历史遗忘。
如今,这个有千年历史的瑶寨故事通过《青春在大地》的完美展示,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乡村的美好,也让我们看到了辛勤的劳动人民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精神面貌。未来,在节目的持续推出下,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有意义的事业中来,展示我们的美丽乡村,展示我们的大爱和厚爱,让更多人能看到曾经闭塞、贫穷的中国乡村,如今正在变成一张美好生活的中国名片。
责任编辑:杨臻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