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限塑令”落地后 尚无“国标”的可降解吸管好用吗?
发布时间:2021-01-07 10:12:43 | 来源:成都商报 | 作者:叶燕 王培哲
2021年伊始,成都实施“最强限塑令”,全市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以纸质吸管为主的各类可降解吸管逐渐占据了成都快餐店、奶茶店的柜台。
其实,在《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出台前,已经有部分连锁奶茶店开始使用纸质吸管,消费者对于纸吸管的使用体验也褒贬不一,“容易软”“影响口感”是纸吸管负面评价比较集中的点。记者走访发现,聚乳酸吸管因其使用体验接近塑料吸管,逐渐受到欢迎,但又具有较高的生产门槛和成本,仍未大面积推广。
记者走访:
不少纸吸管上未标注生产厂家信息
现在的快餐店提供什么吸管?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在总府路一家麦当劳前,遇到了前来就餐的于磊。“一般的饮料根本不提供吸管,哪怕是纸吸管也不提供,只能使用带吸口的塑料杯盖。”于磊表示,杯盖在制作过程中被反复触摸,开启的过程中手也不可避免要和吸口发生接触,“我觉得不卫生,但是没有选择。我觉得独立包装的纸吸管最卫生,但一般喝不了多久吸管就软了。”
于磊的感受并非个案,解放日报微博去年发起的一场“珍珠奶茶禁用塑料吸管后该怎么喝”的投票中,超过1200人参与投票,超过450人投票给“就用纸吸管吧,虽然容易变形”,还有超过430人投票给“请再开发更好的替代品”。
经常在奶茶店消费的宁妮,担心的则是纸吸管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我看不到这根吸管的生产材料和生产标准,白色的吸管可能经过漂白,这样的产品泡在饮料里、含在嘴里,真的安全吗?”
记者走访发现,除一点点、喜茶和奈雪的茶等商家在包装外标注了成分外,大多数纸质吸管和聚乳酸可降解吸管的外包装上都没有标注生产标准,也找不到材料和厂商信息。
“纸吸管”并非只用纸制成,生产原料也有优劣之分。“现在市场上普通纸材料大约5000块到6000块一吨,食品级的纸材料则要12000元一吨,中间相差不止一倍。”中国最大的传统塑料吸管制造商之一——义乌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楼仲平告诉记者,纸吸管市场上有不少滥竽充数的劣质产品,“纸吸管里不仅有纸,还有胶水等材料,纸和胶水的质量,决定了纸吸管的质量。我们也在市场上收集过纸吸管,部分产品在高温环境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喜欢咬吸管的消费者尤其要注意。”
改变生活习惯
可循环利用的吸管更环保
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成都市加强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出台后,行业范围内正在进行升级。针对部分转型的企业,过去按照普通塑料制品标准执行抽检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不排除未来使用纸质品标准。“纸质吸管涉及生产、流通、使用等多个环节,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处理,目前还是按照先国家标准后行业标准的顺序,优先使用国家标准。”相关负责人介绍。
记者从成都市标准化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国内尚无可降解吸管的国家标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大多是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QB/T 4633-2014《聚乳酸冷饮吸管》标准为中国轻工行业标准,Q/DFY 001-2018《一次性纸质饮用吸管》标准为日照东方缘日用制品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L001-2018《食品用一次性纸吸管》标准为宁波家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无锡市苏嘉达岭装饰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葛先生告诉记者,在目前还没有可降解吸管国家标准的情况下,企业一般采用自己的企业标准。“用企业标准的多一些,企业标准会具体到原料、工艺等环节,国际标准还没有这么具体。”
东莞市恒昇包装科枝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先生表示,国标出台后将会对现有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进行细化。“像高锰酸钾等化合物的添加标准,预计将在国标内进行调整,目前我们还在使用可降解吸管的团体标准。”
“纸吸管的成本是普通塑料吸管的三倍左右,聚乳酸可降解吸管的成本则是普通塑料吸管的五倍甚至六倍。”楼仲平表示,聚乳酸可降解吸管受限于工艺和原材料,成本较高,但使用体验比较接近普通塑料吸管。
“生产使用可降解吸管并不意味着更加环保,”楼仲平告诉记者,实现环保依然任重道远,最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在可降解塑料袋、可降解吸管的外包装说明里,常常能看到“堆肥条件”四个字,意思是可降解也是有条件的,需要通过堆肥处理才能实现有效分解。“直接丢弃可降解吸管和直接丢弃普通塑料吸管一样不环保,都是制造了垃圾。”楼仲平认为,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吸管更加环保,“我们现在也在生产竹质、玻璃以及不锈钢的吸管,这一类吸管可以反复使用。试想一下,大家去喝奶茶的时候自己带吸管,将是非常环保的事情。”
责任编辑:陈思上海联蜂茶花花粉铅超标 生产商曾因夸大...标称上海沪郊蜂业联合社有限公司生产的茶花花粉(规格:200g/瓶、联蜂及图形商标;生产日期2019/12/17)铅不合格。
海关总署:金沙河面业子公司进口的初榨菜...4批次共272000千克金沙河集团子公司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进口自哈萨克斯坦的初榨菜籽油被检出含有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成分。
1月第1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略有上涨...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日,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CPI)为161.44点,比前一周上涨0.5点。
1月第1周食用农产品价格小幅上涨 猪肉...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3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上涨2.4%。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