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阿鲁科尔沁旗脱贫摘帽,中化集团对口支援及定点帮扶旗县市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
发布时间:2020-03-10 15:52:0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3月5日,捷报传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告,经旗县申请、盟市初审、自治区专项核查评估、自治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公示和公示征求意见核查处理等程序,中化集团定点帮扶地区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以下简称“阿旗”)正式退出贫困旗县序列。截止目前,集团帮扶的内蒙、西藏、青海3省区7个受援地(和林格尔县、清水河县、林西县、大柴旦地区、德令哈市、岗巴县、阿旗)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化交出了自己的一份答卷。
中化集团在从成立至今的七十年发展进程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致力民生福祉,坚定践行企业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为脱贫攻坚贡献央企力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化集团自2002年起作为首批16家央企之一,先后承接了对口支援西藏、青海和定点帮扶内蒙古的任务。十八年来,集团牢记党和国家的重托,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深厚的民族情感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向三省(区)的七个地、市、旗、县派出援助干部40人次,投入帮扶资金6.16亿元,实施援助项目186个,充分发挥业务优势,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智志双扶,有力支援了受援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集团先后获评“央企年度扶贫责任企业奖”、“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奖”等荣誉称号。
定点扶贫内蒙是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号召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化集团自2013年开始定点帮扶阿旗。阿旗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内蒙古东部,与通辽市、锡林郭勒盟接壤,总土地面积14277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其中蒙古族人口12万,是典型的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在国务院扶贫办及国资委的领导下,集团与当地党委政府一道,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力融入阿旗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业务优势,立足当地民生需求,下大力气开展产业帮扶,积极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截至目前,已直接投入帮扶资金4185万元,累计派出扶贫干部3批6人次,实施各类项目38个,惠及贫困人口6000余人次,有力推动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特色种植业、牧业和教育、医疗、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全方位的持续发展升级,为助力阿旗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组高位推动,强化组织领导
集团党组按照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总体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扎实开展扶贫援助工作。每年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贯彻落实中央最新精神,审定扶贫援助工作计划,部署推动工作,全集团多级联动、合力帮扶的格局持续巩固。近年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投入阿旗一地的资金由2013年的200万元提高到2019年1700万元,集团作为首批发起单位出资3.02亿元入股“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受惠覆盖面。
2019年9月,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一行赴集团定点扶贫县阿旗和林西县对中化定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考察,现场协调解决问题,与自治区扶贫办、赤峰市委政府、阿旗及林西县党委政府座谈,亲切看望我司扶贫挂职干部,走访慰问当地贫困农牧民。近年,多位集团党组成员先后赴阿旗督导调研扶贫工作。
2019年9月,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宁高宁赴阿旗实地调研扶贫工作
坚持尽锐出战,选优配强干部
坚决落实总书记尽锐出战要求,优化干部选用机制,严管厚爱,提高薪酬补贴标准,明确表现优异的干部回任后可突破职数限制提拔使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激发扶贫援派干部动力和激情。2013年以来,累计向阿旗派出扶贫干部6人(次),其中胡燕祥、吕海涛两名同志因工作突出分别被评为“感动内蒙古人物”和“赤峰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赤峰市优秀第一书记”。集团派驻阿旗新平村第一书记李明的扶贫感受文章《驻村关键要“助村”》被《人民日报》刊登报道。
中化集团扶贫干部胡燕祥2017年获评“感动内蒙古十大人物”
中化集团扶贫干部吕海涛在种植地块查看作物出苗情况
《人民日报》刊登中化集团派驻阿旗新平村第一书记李明的扶贫感受文章
创新帮扶举措,提高脱贫质量
发挥主业优势,持续推动产业扶贫。集团充分发挥农业主业和农业投入品(种子、农药、化肥)专业服务一体化经营双重优势,在阿旗投入2300万元建成了现代农业MAP技术服务中心(MAP是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英文首字母缩写),与当地政府一道流转农民土地5970亩,建成扶贫示范农场6座,为农民提供良种选育、作物营养、测土配方,农机应用、种植培训在内的全链条托管式服务,同时提前锁定企业收购订单,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分享土地租金、劳务报酬及合作社分红三重收益,带贫减贫效果显著,2019年,扶贫农场年收入达1300万元,务工收入达200万元,亩均利润超过800元,受益群众6000余人,建档立卡户200余人,老乡们亲切的称呼中化扶贫人为“田保姆”。该模式入围国务院扶贫办《2019中国企业精准扶贫50佳案例》,国资委在《央企扶贫工作专刊》刊发该做法,《人民日报》2次刊登MAP产业扶贫经验文章。
阿旗天山镇房身村中化MAP扶贫农场
《人民日报》刊登中化集团产业帮扶阿旗做法
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推进消费扶贫。注重培育生产端,发挥中化农业科技优势,提升阿旗甜菜、苜蓿草等作物种植水平,通过应用高产增糖技术实现甜菜亩均增产15%,甜度提高0.51%。协助阿旗政府打造“塔林花羊肉”、“大金苗小米”等农产品品牌。在阿旗投入360万元建设笤帚苗加工基地及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产品远销韩国,带动10个乡镇50余名贫困户增收。同时,深挖消费端,集团各级单位通过工会等渠道积极购买阿旗等贫困县农产品,举办农产品进央企食堂和展销活动,与阿旗签订“百万农产品购销协议”。积极参与中石化、中石油等央企大型扶贫展销会,为阿旗签订100万扶贫产品采购协议,针对内部中化内部员工、外部客户、社会消费者等不同群体打造“化小易扶贫专区”、“中国社会扶贫网央企扶贫馆”、“银企扶贫中化馆”、“金茂U+”等扶贫电商平台,推动阿旗等贫困县产品上行供给城市用户。
中化援建阿旗先锋乡笤帚苗加工基地
阿旗民族手工艺车间的绣娘
阿旗、林西特色产品中化展卖会
发挥协同优势,在医疗教育领域持续帮扶。集团持续加大在医疗、教育等民生关切领域的投入力度,帮助解决“三保障两不愁”突出问题。集团投资兴建阿旗乌兰哈达卫生院,基础医疗条件达阿旗乡镇卫生院一流水平。为阿旗多所乡镇卫生院购置医疗设备,有效提升基层诊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投资180万元建设阿旗巴彦宝力格幼儿园,促进幼有所育;投资35万元建设阿旗天山三中科技馆,推动科普教育。金融事业部投资16万元建设阿旗首个“数字图书馆”,未来4年将为10万余名师生提供超过30万册电子图书资源。中国金茂捐赠20万元改造阿旗天山一中实验室,提升教学硬件水平。集团连续6年实施“圆梦助学”行动,一对一帮助3600多名贫困学子完成求知梦,捐资总额达480万元,其中向阿旗捐助善款140余万元,结对帮扶学生1300余人次。能源事业部在阿旗开展“中化能源班”扶贫共建活动,投入20万元设立“中化能源科学至上贫困学生奖学金”。中国金茂为阿旗天山三中、四中、蒙中捐赠奖学金10万元。化工事业部先后派出科研人员7人次赴阿旗开展支教助学,并向3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捐赠“爱心书包”。集团团委组织开展融情实践营活动,邀请阿旗等贫困县品学兼优的学生及优秀教师代表赴京参访企业、高校和博物馆,引导孩子早立志、勤奋斗。集团每年在阿旗等贫困县举办精准扶贫招聘会,设置一定比例岗位优先面向贫困地区招收大学生,努力做到“一人就业,一家脱贫。”
2019年中化集团融情实践营活动
2019年中化集团在阿旗举行“圆梦行动”签约捐赠仪式
发挥党建优势,融合共建助力脱贫。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个好支部,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集团坚持“扶贫项目在哪、联合党组织建在哪”,采取多种形式与贫困村、产业基地、中小学的11个党组织开展联建共建,围绕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发挥各自优势,凝聚攻坚合力,激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受援地开展党员干部培训、农牧民培训,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激发当地贫困群众艰苦创业、埋头苦干、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累计培训县乡村三级基层干部、农村致富带头人及月嫂、民族手工艺者、物业管理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中国金茂党委向阿旗捐赠3座价值约20万元的“新型农牧民流动培训站”和“农牧民流动图书馆”,帮助农牧民增强“造血”能力。中共中央组织部《组工通讯》以“中化集团突出党建引领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为题刊发中化党建助力扶贫经验。
集团牵头成立的笤帚苗联合党委面向农牧民举办技能培训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化集团将进一步加强对扶贫援助工作的研究部署和推进力度,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确保夺取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责任编辑:陈思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