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筷”应成为“用餐新风尚”
发布时间:2020-03-25 10:12:02 | 来源:经济参考报 | 作者:贾立君
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饮卫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近日,北京、上海、江苏、四川、广西等地,以倡议书、海报、歌曲短视频等形式呼吁人们使用“公筷”就餐。
日前,也有机构推出“分餐制VS合餐制”问卷调查,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尽管调查尚在进行、结果有待分析,但已折射人们对餐饮卫生的关切。
不少人认为,“非典”之后,一些地方餐饮行业曾兴起的“分餐”“公筷”昙花一现,主因是人们不习惯,或觉得其乐融融的聚餐场面“公筷”横亘其中显得有些“生分”,不如“私筷”方便、“不见外”。
其实,传统习惯和观念我们可以试着去改变,特别是使用“公筷”夹菜简单易行,应当能够尽快普遍实施。各地之所以倡导使用“公筷”,也是见微知著、防患未然,在向社会“吹哨”。因为,这次疫情再次敲响了卫生安全的警钟——像新冠肺炎一样凶险的“人传人”病毒,呼吸道传播是其“大通道”;不少家族确诊病例,除近距离飞沫传播外,恐怕“私筷”共夹一盘菜也是主要“祸根”。
现代科技表明,筷子细小凹槽里藏有许多细菌,会引发痢疾、肠胃炎等疾病,用餐前需彻底消毒;而“私筷”可能会将病毒交换给他人,家庭式常见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碗筷就有极大的“嫌疑”;若与甲肝、戊肝、手足口病、伤寒、肝癌患者混用餐具,病毒也可能通过唾液传染健康人。
而在生活中,“私筷乱夹菜”现象司空见惯:如今,多数饭店客人无特别要求时一般不放“公筷”,有的饭店给聚餐客桌配备的“公筷”也经常被“闲置”。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爱吃的菜“挑肥拣瘦”翻个不停,甚至有人习惯性把所有菜夹起来放下去地反复“猫戏”。假如有此嗜好的人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筷头便会在大快朵颐之时,让同桌就餐的所有人成为“密切接触者”。
有人认为,我国饮食文化深厚,一些传统习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对此,大家也应注意到:文化在不断发展,文明一直在进步。
“民以食为天”。餐饮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使用的筷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且是餐桌上的“顶梁柱”。先秦时称“梜”、汉代名“箸”、明代改叫“筷”的这一中国餐具,蕴含着太多的文化与讲究,其材质从树枝、竹棍,逐渐到金、银、玉、象牙等,承载着人们共同分享食物、相互夹送菜肴的和谐礼仪与亲情。
从筷子的历史可以看出,它是“卫生”的产物,是餐饮文明进步的标志。实际上,“公筷”的传统也很悠久,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魏晋时期竹林七贤“流觞曲水”,就是各用杯箸;五代十国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也是“分餐制”。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死守”一种规矩呢?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有身份人”的“排场”;不错,准确一点说,是生活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讲究”,千年前文人雅士聚餐场景,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社会上普遍的“合餐”,是条件不允许情况下的“大众传统”。如今,全国就要实现小康社会了,难道就缺“一双筷子”吗?其实,多用一双消毒筷不会产生过多的成本,尤其是与病毒造成的危害、损失相比,微不足道。
至于聚餐时相互“不见外”,那只是人们的“面子”心理,谁不想“卫生一点”?细想一下,“公筷”的作用也并不是防止把盘子里的病毒“夹到”个人碗里,而是防止个人分泌物中的病毒进入公盘;这就需全桌人都使用才能管用,一旦一人弃之不用就失去了“公筷”本身的意义。也并非只有亲近的行为才能体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用公筷”恰恰是对在座所有人的尊重。因此,不要“不好意思”,不要感觉有点“见外”,“使用公筷”是餐桌文明的一大体现。
然而,经常有人在配备“公筷”的情况下,用嘴呡一下自己筷子,开个玩笑说声“我没病,不要嫌弃”,便把私筷伸进公盘里。这一伸不要紧,打破了规则不说,极有可能使众人守护了半天的公德泡了汤。
“使用公筷”,是个严肃的问题。疫情过后,亲朋好友、单位同事、接待客人、红白宴席等聚餐场面定会接踵而来。有关部门可要求餐饮行业为聚餐桌上配备“公筷”,人们夹菜时,每个人都要主动使用“公筷”,防止“病从口入”,也防“病由筷传”。只要大家共同努力,便会培养出更加文明的“新积习”。当每个人都能自觉成为餐桌文明的践行者,“公筷”也就会成为一种新风尚。
责任编辑:陈思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农资经营讲诚信 农安信用保安...2019年质量兴农万里行再出发!【详情】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世园会茶文化体验馆带您爱上中国茶。【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