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滚动

以酱酒荣耀致敬伟大中国,宝酝名酒甲等大奖章酝势而来

发布时间:2021-06-11 17:09:55 | 来源:中国网食品 | 作者:

6月9日,主题为“大时代 大平台 大未来”的宝酝名酒酱酒馆连锁战略发布暨甲等大奖章全国上市发布会在杭州举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员,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赵禹,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刘振国,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程劲松,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栗永清,国家级白酒评委吴晓萍,浙江省酒类流通协会会长朱跃明、秘书长许东海,福建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汪庆璋,湖北省酒类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顾虎,经纬中国合伙人王华东,清流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梦秋,日初资本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陈峰、合伙人杨凝,源一资本创始合伙人闫怡勝,富禾投资合伙人朱峙、张苧月,碧桂园创投投资总监张胤,中金资本王浩,《华夏酒报》社长兼总编辑吴贤国、新食品杂志社社长秦柯、酒业家创始人林向、微酒董事长黄磊、云酒头条常务副总裁周晓、“XN知酒”传媒创始人向宁、宝酝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士祎等嘉宾出席了活动。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表示,我们说宝酝集团是酒业的新物种,是因为它在文化上打造了宝酝名酒美学馆、宝酝名酒酱酒馆体验品鉴的表达模式;是因为它在品牌上开启“产区+渠道”的双品牌创新模式;是因为它在价值表达上强化产业链资源优势,塑造出甲等大奖章等一系列高水平酒品。

“甲等大奖章”,是由贵州酒中酒集团、宝酝集团联合打造。据贵州酒中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曹本强介绍,这是一款立足酱酒核心产区、过硬品质、强大产能,以“做优品质、做好酱酒”为核心理念国民精品酱酒品牌,酒中酒集团年产5000吨大曲酱香及超2.5万吨优质老酒储量,为“甲等大奖章”的迅速起量提供了产能支撑。

“没有一个品牌可以通吃”,李士祎表示,推出甲等大奖章品牌,是基于各个消费类成功经验的一个在酒行业内的探索和尝试。“甲等大奖章”分为金杯系和大众系,金杯系包含大金杯、铂金杯、1915,意在塑造形象,大众系包含老酱、特1号,意在下沉市场。该品牌的受众群体为关注品质内涵,对生活和事业有追求的消费群体。

在一段精彩的品牌VCR展示后,宝酝集团全新战略品牌甲等大奖章隆重发布,现场进行了以“东方匠心,时酝甲等”为主题的甲等大奖章产品报告主题演讲。

宝酝集团表示,甲等大奖章具有荣耀的属性,自带IP,带有品质好酒这个超级符号的标签。据悉,甲等大奖章的命名灵感来源于中国白酒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首次走出国门,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的荣耀历史。甲等即为第一等,意在纪念中国白酒在世界烈酒赛场上首次以第一名获得大金奖的经历。此次甲等大奖章推出的五款产品,每一款瓶身和盒身均沿用了1915年甲等大奖章的正面和背面,寓意见证历史,铭记荣耀。

有行业人士表示,成立一周年的宝酝集团在白酒行业尚算一名新秀,但是甲等大奖章却是实打实的一名酱酒“老将”,酒体选用5年、6年、10年以及15年以上的优质基酒精心调制而成,将给予消费者更好的饮用体验。

甲等大奖章是“血统纯正”的茅台镇酱酒,来自茅台镇15.03平方公里原生态酱酒核心产区。其酿造选用赤水河天然优质水,优选茅台镇优质糯红高粱,并遵时令,端午制曲、重阳下沙。同时,传承12987传统酿造工艺,严格遵照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工艺过程。最后,优选陈年贮存年份老酒,精心调制而成。

作为甲等大奖章的“出品方”,宝酝集团始终秉承做优质、有品质白酒的企业宗旨,以输出中国酒文化,引入世界文化为核心理念,聚焦国家荣耀、集体荣耀、个人荣耀及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主,打造“荣耀酱酒”第一品牌。荣耀酱酒,致敬中国,见证每一个重要时刻,这便是甲等大奖章面市的初心。

据了解,宝酝集团还联袂贵州酒中酒集团、宝酝顶级专家顾问团为“甲等大奖章”酒体加持,口感经多次精调,数次口感测试,优中选优,终得具有经典酱香、层次丰富且符合现代人口感的独特风格。

近年来,酱酒热持续扩散,究其根本,其实是经济发展,消费升级,人们都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酱酒,作为所以白酒香型中唯一需要必须储存五年方可出窖的产品,拥有更好的饮用感受以及更高的健康价值,备受消费者青睐和市场追捧。有专业人士表示,在酱酒风口下,甲等大奖章集产地、原粮、酿造技艺优势为一体,以令人印象深刻的IP属性和绝佳的酱酒品质,趁势而起,它必将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知名酱酒品牌。

责任编辑:陈思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第29届中国厨师节展大师厨艺,品津门美食,挖掘特色饮食文化。【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