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半成品 线上餐饮的“香饽饽”

发布时间:2022-03-04 10:13:01 |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作者:朱金宜

一个人做一桌菜有多难?答案可能是像订外卖一样简单。在生鲜电商APP中的“半成品专区”,经过洗、切、辅料配制等预加工的冷藏菜品应有尽有——从尖椒土豆丝、西芹虾仁等家常菜,到佛跳墙、花胶鸡等“硬菜”,再到寿喜锅、冬阴功汤等异国料理,下单送达后只需简单加热,一桌丰盛菜肴就齐了。“预制菜”成为“宅经济”的新机遇,已在线上悄然走红,吸引网友频频下单。

从“一人食”变为“全家宴”

家住北京的张帆告诉本报记者,预制菜能让新手“小白”体验当大厨的快乐。“以前我尝试过跟着短视频学习做菜和烘焙,但是容易‘翻车’。”张帆坦言,自己在学习烹饪的过程中浪费过不少食材,后来“种草”了预制菜。“牛排、猪肚鸡等很难掌握火候的菜,只要简单加热就能做成,很适合我这种‘懒人’。”

张帆的室友一晴就职于一家互联网公司。尽管公司在工作日能免费提供三餐,但对她来说,预制菜与“自我奖励”有关。“平时工作比较忙,基本上没时间买菜做饭。赶上周末,能给自己做顿好吃的,我才觉得这周没白过。”一晴告诉记者,她一般选购的是洗切分装后的净菜,下锅一炒就能吃。这种省时省力的烹饪方式帮助她在繁忙工作和理想生活之间取得平衡。

有线上平台发布预制菜消费者画像显示,年龄在22-31岁之间的消费者占比超过43%,一二线城市消费者占比超过80%,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核心评价是“省时”和“美味”。可见,在工作节奏快又追求吃得好的城市生活中,解决“不会做、不好吃、没时间”的厨房难题,是预制菜获得网友青睐的重要原因。

年轻消费者对预制菜的高接受度,也悄然引发年夜饭餐桌上的新变化。例如,京东生鲜今年1月的预制菜整体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同比增长94%,新雅大厨年夜饭礼包、西贝八道精品菜礼盒热销。

据艾媒咨询调查,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为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或将突破8000亿元。业内人士指出,预制菜需要用好的食材和工艺吸引消费者,大众对预制菜的习惯和需求还在养成中,提升品质有利于让更多消费者看见预制菜的优势。

“小农户”对接“大市场”

销量火爆的预制菜,为农产品打开了全新的市场空间,推动农业搭上产业化发展的快车。

在广东罗定,疫情一度让活鸡销售变得困难。当地养殖户介绍,活鸡到了出栏的时候,饲料、水电、场租、人力成本每天都在增加,多养一天就多亏一天。

福第豆豉鸡产业园总经理张鉴国认为,只有把活鸡做成深加工产品卖出去,才能增加农户收益,挽回损失。在当地村干部的联络下,养殖户们尝试将1000多只活鸡交给张鉴国,制成真空包装的三黄鸡预制品,几天内销售一空。

“一只活鸡的平均售价是120元左右,做成预制菜后,每只鸡的产值能达到300元左右。”张鉴国试制的三黄鸡预制菜大获成功,不仅拓宽了当地禽类产品的销路,而且公司原有的生产线也进一步扩容。

预制菜作为农产品深加工的新形态,已经引起许多企业关注。在国联水产总部,研发经理黄勇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通过产品试吃会,收集预制菜食材、口味、烹调工艺的意见,推出符合大众口味的预制菜。黄勇认为,工业化的烹饪设备与厨师现场做菜截然不同,预制菜研发的难点就在于利用工业化设备,使产品最大程度接近厨师的味道,还原厨师的风味。

国联水产研发出的青花椒烤鱼,目前已实现规模量产。一条罗非鱼经过宰杀、腌制、预加热、调味、速冻后,便能走入商超货柜,成为加热即食的烤鱼预制菜。据国联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青花椒烤鱼一上市就受到市场欢迎,如今已经远销至加拿大、印度等地。这款预制菜产品的成功,不仅使企业受益,还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罗非鱼养殖。

预制菜为“小农户”对接“大市场”搭建了桥梁,让消费者吃得又快又好,还能加速农产品加工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增加农户收入。

由“小而散”走向“标准化”

预制菜并非新概念。外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使料理包、预制菜需求扩张。防疫期间,“宅家消费”越来越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生鲜电商、线下餐饮品牌纷纷入局预制菜行业。

与此同时,预制菜的“升温”也伴随着争议。有网友评论,预制菜只能做出标准化的单品,相对于菜系多样、口味各异的中餐,预制菜无法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尽管国内已有超过74%的连锁餐饮企业自建了中央厨房,将预制菜配送至门店制作,头部企业如西贝、真功夫、小南国等使用预制菜的比例超过80%,但中国近七成的预制菜加工仍处于小、弱、散的状态,产品安全与质量缺乏统一标准。

因此,预制菜行业虽然蕴含着无限商机,但走向高质量发展仍需在供给侧形成合力。生鲜电商拥有稳定的用户群体和成熟的冷链物流配送优势,联合优质企业、研发自营产品是推出“爆款”预制菜的秘诀。

对于线下餐饮业来说,需要认识到预制菜兼具食品和餐饮的属性。食品行业卖产品,餐饮行业卖服务,如果线下门店一味追求效率,试图用预制菜削减人工成本,消费者必然很难买账。在保证口味与就餐体验的条件下,提高菜品制作的标准化程度,才能让预制菜生意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奶粉食用指南 守护宝宝健康成...提供奶粉喂养指南,解读奶粉配方成分,帮助新手爸妈理性选择奶粉。【详情】

点滴营养,绽放每个生命蒙牛乳业推动营养知识普及、提升国民健康水平。【详情】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新华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红餐网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