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聚焦

干银耳和鲜银耳,哪个更营养?

发布时间:2024-03-26 15:22:52 | 来源:中国妇女报 | 作者:

银耳素有“平民燕窝”之称,市面上常见的银耳大都是干制的,买回家泡发后再烹制食用。其实市场上也有卖“鲜银耳”的,那么干、鲜银耳哪个更有营养呢?

干、鲜银耳营养比拼:相差无几

研究表明,银耳中富含的银耳多糖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中医认为,银耳能补肾、润肺、生津、止咳。因此,银耳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养生保健和美容养颜的佳品。

有人认为新鲜的银耳仅凭一个“鲜”字就应该比干银耳更有营养,然而真相是:鲜银耳的营养与干银耳相差无几。

银耳的干燥技术目前有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干燥过程对银耳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多糖、蛋白质、矿物质等影响并不大。也就是说,鲜银耳与干银耳相比,营养价值并没有高多少。

再说口感,有人认为鲜银耳口感更好,用干银耳泡发的就要差一些。这是由于泡发的方式不当,正确泡发的干银耳能够恢复鲜银耳的弹性。

干、鲜银耳安全性对比:鲜银耳反而潜藏着安全隐患

购买鲜银耳的人认为其“纯天然、无添加、营养好、更健康”,干银耳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真相是:鲜银耳反而潜藏着安全隐患。

鲜银耳不好运输和保存,还容易污染一种细菌——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简称椰酵假单胞菌)。这种菌对银耳有特殊偏好,在银耳上长得比在其他培养基上都要好。这种菌本身问题还不大,问题是它能产生一种叫“米酵菌酸”的毒性代谢物。

这种代谢物毒性极强,能造成肝脏、肾脏、心脏、脑等脏器的损伤,严重者能引起死亡。米酵菌酸还耐热,一般烹调过程不能把它破坏。

米酵菌酸毒性强,还没有特效解药,只能采取一般的催吐、洗胃、保肝、护肾等对症处理措施,中毒死亡率很高。而银耳中毒事件大多是因为吃了变质的鲜银耳。

如何挑选银耳:无异味、朵大疏松、呈黄白色

鲜银耳有风险,食用需谨慎,建议还是老老实实买安全系数更高的干银耳。

品质好的干银耳应无异味、朵大疏松、重量轻、呈黄白色、有光泽、肉质肥厚坚韧、没有黑点或杂质。颜色过于雪白的银耳并不见得好,可能存在硫黄熏蒸问题。干银耳应用冷水泡发,泡发过程中多次换水,而且要注意时间,不要长时间泡发。品质好的干银耳正确泡发后,应柔嫩有弹性,中央无硬块。储存银耳应置于通风、干燥、阴凉的地方。

鲜银耳很娇贵,还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便有了我们最常见的干制银耳。鲜银耳中的米酵菌酸经日光照射后可转变成无毒物质。实验发现,含有米酵菌酸的变质银耳经过两天日晒就能破坏95%以上的毒素,紫外线照射也有较好的去毒效果。

数据显示,经过加工处理的干银耳中米酵菌酸检出率远低于鲜银耳,发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大大降低。目前还没有报道过因食用干银耳中毒的事件,而且干银耳水分含量低,更利于长时间保存。


责任编辑:

稻香村创立250周年大会大会以“守正创新行稳致远”为主题,研讨老字号未来发展方向。【详情】

A2型蛋白质乳品研究与发展概...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展开对A2型蛋白质乳品的解读。【详情】

贝因美 和中国妈妈在一起贝因美以“爱”为基础,帮助亲子家庭健康幸福。【详情】

老字号知识产权保护研讨会聚焦稻香村、泥人张等老字号典型案例。【详情】

友情链接:

红餐网 | 新华网食品 | 人民网食品 | 中国经济网食品 | 央视网美食 | 光明网食品 | 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

关于我们ABOUT US

中国网食品频道坚持“给你一个真实的中国”的永恒追求,融合各地民族风俗、地方特产,延伸至整个食品行业,展示中国食品丰富性、多元性,搭建中国食品展示平台。

联系方式CONTACT WAY

新闻热线:010-88564110

投诉建议:010-88564110
电子邮箱:

foodchina01@126.com

版权说明COPYRIGHT NOTICE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中国网食品”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